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张昕宇梁红:把探险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图)
//www.workercn.cn2013-11-17来源: 中工网-《湖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索马里 “你看,我一点都不可怕”

    2012年4月,张昕宇一行四人终于拿到了索马里一年多次的往返签证。看着手里的签证纸,四个人愣了:签证号是01~04号——他们是这一年里头一波去索马里的中国人。

    到了亚丁湾沿岸的柏培拉港口,一个渔夫装扮的人用英文问梁红:“你怕不怕海盗?”梁红试探着答道:“我听说有的海盗还不错。”对方立即高兴地说:“我就是海盗!你看,我一点都不可怕。”

    “一点儿也不可怕”的海盗给魏凯“扫盲”:“索马里捕鱼工业落后,只有小渔船,周围发达国家的远洋渔船把我们的资源都抢走了。我们自发组织这些人去驱赶,一点点形成了现在的机制,海盗对于当地人来说是民族英雄。”这话也并非胡扯——现在的索马里,至少有七成人口是支持海盗生意的,尽管这种“驱赶”一本万利,有时还伴着杀戮。

    在摩加迪沙,四个人住在安全级别最高的酒店,每人每天吃住一千美金,还要给向导付一大笔报酬。向导带着一个随从,另有一个安保队长带着七八个保镖,每次都是大队人马集体出动,可还是危机四伏——总是遭围观,周围时有爆炸。

    张昕宇在索马里最惊奇的发现是“到处充斥着对中国人的友好”。常有当地人用中文跟他们打招呼。作为中国最早援建的非洲国家之一,索马里很多设施是中国建的,一些公路叫“中国路”,水利设施也带着“中国”字眼。在一所妇幼医院,“一看装修就是中国以前医院的感觉”。还有一位医生是武汉大学的医学留学生,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这期间,摩加迪沙国家剧院发生了一起自杀式爆炸袭击事件,索马里奥委会主席丧生。张昕宇赶到现场,遇到一对当地老夫妇,对他唱起《北京的金山上》,中文歌词一字不差。

    另一次在国家电视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翻出一盘磁带,放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非洲配器,索马里人演唱。

    张昕宇“强烈要求”多次,第四天终于如愿走在属于当地人的大街上。

    四个中国人被前呼后拥。张昕宇渴望跟当地人聊聊,进了商店,保镖拿枪顶着店老板:“去,去跟他们聊天。”没聊出什么来,走街草草结束。

    四人买了个当地手机号,被一个保镖泄露,常有人打电话来,提五花八门的要求:要吃的、要找工作,还有人要他们带他去中国。最严重的是勒索:一个持外国护照的索马里人,向他们索要十万美金,否则就枪杀。

    最后他们假意先去另一个城市,过两天再回来,留下一箱不值钱的行李,逃跑了。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