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李天柱:返乡养起蚕宝宝
//www.workercn.cn2013-11-12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如果按照李天柱和家人的规划,他会一直待在大城市。一次返乡探亲改变了李天柱的人生之路。

    读计算机专业的李天柱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找到了一份IT行业的工作,生活也算安逸。2005年春节到老家山西柳林县三交镇高家焉村探亲,一件事深深触动了他。

    大年初一那天他在村子里转,发现都没有过年的气氛,小孩大都穿着破旧的衣服。李天柱非常疑惑,一打听,原来那一年家乡气候不好,导致村民赖以为生的红枣没有收成,村民没有收入,也就没有心情过年了。

    那时他就有了返乡创业的想法,“至少让孩子们过年能穿上新衣服。”回到上海待了两个月,坐不住的李天柱回家了。

    虽然回来了,创业之路该怎么走,他可没想好。“不知道该做什么,一点头绪都没有。”就这样他在家赋闲了很长时间。随后他开始四处考察,试图寻找到一个合适的项目,但结果并不理想。

    “我找的那些项目都太高端,不适合在村里发展。可能是我没有放下大学生的身段。”一段时间之后,他开始认真地反思。

    他决定拉下脸皮,先做点什么。“我选择到镇上卖麻辣烫。”这份并不高端的工作,李天柱做得很认真,认真地上网查资料,看怎么做底料,怎么让麻辣烫更好吃,就这样维持了半年,生意居然还不错。

    但李天柱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养蚕的项目,便立刻来了兴趣,因为他隐约记得奶奶说家乡养过,“而且这是一个可以在农村发展的项目”。

    查阅县志和询问专家的结果让他很兴奋,“家乡真有养蚕的历史”。

    于是,李天柱开始为自己“伟大的梦想”努力了。第一步,他先流转土地,但跑了3天,一亩地也没有流转出来。“村民们比较看重眼前的利益,不敢轻易流转”。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天柱采用了退耕还林的标准给村民们补贴,顺利流转出400多亩地,还成立了“柳林县普惠桑蚕养殖专业合作社”,希望更多村民跟他一起干。

    有了地,项目也开始运作。“桑树栽得还比较顺利,但到养蚕时问题就来了”。因为没有经验,他不知道该怎么喂蚕,以为让它们吃饱就行了。结果到蚕快要结茧的时候,桑叶供应不上了。他只能四处打听,看哪里有桑树。最后在黄河对岸陕西的一个地方买到了。

    不过问题仍然接踵而至。到蚕结茧的时候,李天柱发现蚕都不吐丝,在蚕房里满屋子爬,爬到上面的摔下来就死了。这宣告了他初次养蚕以亏损而告终。

    “为了接下来能养成功,我请了省农业厅的技术员来做技术顾问。”在专家指导下,李天柱的养蚕事业才慢慢走上正轨。

    那个时候,还没有多少农户愿意跟着他做。“我必须上自己的加工项目,让村民能看到养蚕的前景。”

    于是他又盖了厂房,买回了拉丝机等设备,从南方请来了技术指导,准备养殖加工一起干。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技术指导给了我一张写着加工方法的纸条,几十个字,我花了四万五。”李天柱笑着说。

    如今,李天柱不仅有了生产链,还有了销售链,在市里的专卖店生意一直很火。现在他又有了更长远的打算:“我要全产业链开发,以后我的桑枝可以做菌种,蚕沙可以做保健枕头,蚕丝可以做被子。”

    微寄语

    创业路上最关键的是要坚持,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坚持一下就会过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