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截瘫父亲的“家庭课堂”
//www.workercn.cn2014-06-04来源: 河南日报分享到: | 更多 |
“很多人都对我的遭遇表示同情,可我觉得自己很幸福。”46岁的王红彪说。5月30日上午,当记者来到他位于濮阳市的家中时,看到他躺在一张木板床上,妻子正站在床边为他按摩。
王红彪原来是濮阳市自来水公司职工。18年前,他骑摩托车外出工作时意外发生车祸。经抢救,他虽然脱离生命危险,却高位截瘫。病情刚刚稳定,王红彪就坚持出院,回家做康复治疗。谈起这么做的原因,他说:“那个时候在老家读书的大女儿成绩较差,而小女儿也面临入学。当时心里想的就是绝不能影响两个女儿上学,一定要培养她们成才。”
王红彪每天给俩孩子检查作业,提问英语、唐诗宋词等,父亲的病床前成了孩子的“家庭课堂”。为了帮助父亲恢复肢体知觉,多年来,一边为父亲按摩、一边学习成了两个女儿的习惯。
在父亲督促辅导下,两个女儿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2010年,大女儿被南开大学化学系录取,二女儿则被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录取。如今,大女儿已被保送研究生。王红彪说,孩子们的成就是他这辈子最大的骄傲。
卧床近二十年,王红彪很少感到过失落和寂寞。恰恰相反,在他的床前身后,每天都是家人的欢声笑语。“是妻子的不离不弃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没有她,我的生命早终止了!”谈起妻子,王红彪一脸的感激,“一天到晚洗屎尿布,十几二十次地帮我翻身,不断地按摩,做康复训练。就算日子再苦,她都对我不离不弃。”他告诉记者,妻子多次放弃工作上的晋升机会,只为在家好好照顾自己。
“孟有贤母断机杼,燕山教子苦读书。为父见贤欲思齐,儿女肯借东风否!”这是王红彪为孩子所作的诗,诗中传递出的是宽仁、勤俭、自强、和睦的家风,更体现着一家人之间的浓浓亲情。
□本报记者 温小娟 实习生 王绿扬
编辑: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