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92岁奶奶赵肖檀:领着三代人执教鞭(图)
//www.workercn.cn2014-09-03来源: 燕赵晚报
分享到:更多

制图/赵铮

  她的教师生涯从抗日敌后工作开始,一入行就是一辈子

  今天是教师节,对于92岁的赵肖檀奶奶一家,是个格外特殊的节日。赵奶奶是离休教师,她年轻时投身抗日,后来以教员身份从事地下工作,这一入行就是一辈子,桃李满天下。在她的教育和感召下,一家三代八口人从事了教育工作。

  学生年龄最大的80多岁

  赵奶奶住在范西路小学宿舍,昨天记者上门采访时,老人正在画画。

  回忆起当年,赵奶奶很感慨,所有的一切都得益于开明的母亲,“母亲没上过学,不识字,可特别明理懂事,她送三个孩子上私塾,女孩也一起学。抗战一开始,母亲就担任村妇救会主任,并鼓励三个孩子投身抗日。我在县妇救会负责宣传,后来组织派我以教员的身份到敌后从事抗日工作。”

  对于赵奶奶,教员的身份不只是掩护,“我认为教书育人最有意义,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1956年,赵肖檀调到石家庄工作,1982年从范西路小学支部书记的岗位上离休。老人桃李满天下,至今她教过的第一批学生还常来探望,学生中年龄最大的已经八十多岁了,“我曾任武邑县某村中心学校校长,当时整个村的家长都不送女孩上学,说家里有弟弟妹妹需要照顾。我就挨家挨户做工作,说女孩子可以背弟妹上学,中午,我管干粮。就这样,第一年我们就收了40个女孩,成立女生班。后来,一些女孩因为有文化从事了不错的工作,还有两个女孩到了石家庄。”

  她嘴里说的孩子都是宝宝

  “当年教师的工资低,任务重,很少人愿意从事这一职业,解放初,我记得有人笑称形容钱少是:碱面、大盐、车票、教员,这就是说教员挣钱少,呵呵。”可是即便如此,赵奶奶用微薄的工资补贴家用,一直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坚持了下来,并以此对五个子女言传身教。

  今年60岁的师彦英是赵肖檀最小的女儿,从小跟在母亲身边耳濡目染,受影响最大,她刚从小学教师的岗位上退休。“母亲在范西路小学工作了近20年,附近的学生教了一茬又一茬,有次我出门遛弯儿,遇到一位65岁的老范村居民,提起我母亲,她说:“我知道,当年赵校长对学生可好了。”

  家长对母亲的认同和爱戴,也是师彦英选择做小学教师的一个原因。师彦英也品尝到了做教师的甜蜜。“我一开始教英语,后来做班主任,有次传闻我要调离一个班,不少家长劝阻我,有的还掉了眼泪。我教的是子弟学校,常常教了父亲教孩子,有时我会对着孩子叫他父亲的名字,因为父子俩长得很像,特别好玩。”

  在师彦英嘴里,所有的孩子都是宝宝,一些调皮孩子在她的班里也成了乖孩子。“母亲告诉过我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艺术,比如语言幽默、真心认同等等,我受益良多。”

  在母亲感召下,师彦英的二哥也从工厂干部转行做了教师。

  一家三代八口人做教师

  师彦文是赵肖檀的长子,他的大儿子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在奶奶的教育下做了教师。

  “有时全家聚在一起时,儿子就向小姑姑、奶奶请教教学中遇到的难题,然后长辈一指点,难题就解决了。”师彦文说。

  现在,赵肖檀奶奶的一个孙子、一个孙女和一个外甥女也投身教育战线。“我姨表妹是跟着母亲长大的,她家俩孩子也从事教育工作,我们家第三代现在就有五个孩子是教师。我们都觉得教书育人的工作很高尚,我们能从学生们取得的成绩中得到很大满足。”师彦英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