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好一对农民夫妇 义薄云天14年(图)
//www.workercn.cn2014-09-10来源: 江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敬老家风

  14年的信守与传承

  谢咏香住在樊长根家的后面,隔着一条小水沟。她的两间土房子有些老旧,屋内却很整洁,没有任何异味,不像是瘫痪病人之家。

  “谢咏香与樊长根两家人没有亲戚关系。”樊孝清说。

  谢咏香夫妇没有孩子,却特别喜欢孩子。40多年前,樊长根的父母因为忙着到生产队出工,5个小孩放在家里没人管,谢咏香就主动帮着照看。孩子饿了,谢咏香就给他们弄吃的;孩子困了,就把他们抱到自家的床上;有时候粮食不够吃,谢咏香就接济他们。

  “这两位老人就跟我的爷爷奶奶一样。”樊长根沉浸在回忆里。

  2000年3月,谢咏香的老伴去世了。3个月后,71岁的谢咏香突然中风。樊长根兄弟几个凑钱,把老人送到县医院救治,命保住了,但半身瘫痪,再也站不起来了。

  把老人接回家后,樊长根的父亲主持召开了家庭会议,讨论老人赡养问题。敬老、爱老、孝老,是这个家庭的好家风。这次家庭会议决定:老大夫妇负责赡养父亲,老四夫妇赡养母亲,老三樊长根夫妇照顾谢咏香老人。

  樊长根夫妇照顾谢咏香的消息传开后,村里人感到很惊讶:这位孤寡老人只有两间土房子,没存款,没山场,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你们图什么?大家纷纷给樊长根夫妇支招:把老人送到敬老院去。

  樊长根说:“小时候,老奶奶帮过我们家很多忙,她现在老了、病了,我们应当帮帮她、照顾她。”“我们把她养到老。”朱珍花支持丈夫的善心。那一年,朱珍花刚嫁过来不久。

  这一帮,就是14年!

  朱珍花的娘家在修水县上沙镇,离大梅村40多公里,也不算远。可这14年,她只回过14次娘家,每年正月初二回娘家住一晚。这一天,她还得请人照顾老人。

  在樊长根夫妇精心照料下,85岁的谢咏香老奶奶脸色红润,体重有90多斤,比瘫痪之前还重,身体各项指标正常。“长根、珍花,比亲孙子、孙女还亲。”老人逢人便夸。

  不离不弃

  守护一份邻里情

  毛湾是棋坪山区闭塞的小村子,30多户人家。

  樊长根的家十分简陋:泥土地面凹凸不平,客厅里摆着一张小方桌、几把椅子、几条长凳;房间里有一台16年前买的长虹彩电,还有一台4年前买的冰箱。

  大梅村没有小学,最近的幽居小学离村子5公里。3年前,因为孩子要到20公里外的棋坪镇念初中,朱珍花在集镇租了一间房照顾儿女。

  朱珍花不在家的日子,照顾老人的担子就全落在了樊长根的身上。不管外面多忙,每到中午12点、傍晚6点,樊长根铁定要赶回家给老人做饭、喂饭,帮她解大小便。

  为了多赚点钱,朱珍花这几年暑假都去南昌打工,每次能赚3000多元。母亲打工去了,大女儿樊莺主动分担家务,洗衣、做饭、照顾老奶奶,样样都行。

  樊长根一家人的善心和邻里亲情,感动了乡里。镇供电所聘他当农电员,年工资4800元;2006年开始,镇里将谢咏香定为“五保户”,每年养老金2400元。

  樊长根忠厚、能干、友善,几个创业有成的朋友多次想邀他一起出去创业,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因为,他舍不下瘫痪在床的谢奶奶。

  这些年,左邻右舍多数将土房子扒了,盖上了小洋楼,樊长根、朱珍花夫妇却还蜗居在那间土房子里,与谢咏香老奶奶相依相伴,不离不弃。樊长根说:“不管有多艰辛,我们夫妻俩会一如既往地将老奶奶照顾好。”(邱 桀 记者 邹海斌文/图)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