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新社威宁10月6日电 题:贵州活化石“撮泰吉”传承有人
作者 杨云
“‘撮泰吉’是能够表演的彝族历史。”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33岁的“撮泰吉”传承人罗高云与伙伴正在表演“撮泰吉”的核心部分——“耕作”。
“撮泰吉”是彝族语译音,意为“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是一种原始古老的彝族傩戏,流传于距贵州省威宁县城40公里的板底乡曙光村。它是由祭祀仪式逐渐演变为戏剧的。1984年被发现后,因其保留了彝族浓厚的原始艺术本色,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2006年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着蓝色布衣、下穿黑色大裤脚、脸戴木质面具、头顶白色尖帽、手拿竹竿,4名“撮泰吉”表演者迈着罗圈腿似的步伐进行表演。表演中,四个人手拿竹竿高高举起又砸下,模仿农民用工具锄地的动作。
除“耕作”外,“撮泰吉”还有祭祀、喜庆、扫寨三部分,在戏中用示意性动作来表现农业生产全过程,中间还穿插着对白和诵词,内容主要是驱邪、讲述彝族迁徙史和祝福。
“撮泰吉”系当地彝语音译,“撮”意为鬼,“泰”意为变化,“吉”意为玩耍,所以又称“变人戏”。内容主要是反映彝民族生产生活过程,涉及到民族、民俗、舞蹈、祭祀等领域,所表现的内容可各自独立,也可联合演出,旨在祝贺喜庆丰收,祈求平安吉祥、人畜兴旺、风调雨顺。“戏剧角色有2000岁的惹嘎阿布、1700岁的阿布摩、1500岁阿达姆、1200岁麻洪摩和小娃娃阿安,演出道具造型古灵精怪、野气浓重。”罗高云介绍。
“观赏‘撮泰吉’,能将你带入彝民族神秘古朴的文化意境,从中增智受益。”罗高云说,“撮泰吉”原本就是一种古老祭祀活动,表演的内容、时间、目的都特别讲究,是研究彝族发展的“活标本”。
据民俗学家研究,此戏剧产生于东汉中晚期,当时是一种祭祀祖先、祝愿来年平安、丰收的仪式,成型于唐代,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到清代中叶形成目前状态。贵州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形成独特的“文化小气候”,让“撮泰吉”这一古老艺术形式能保存至今。
据了解,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之一,通过近10年从民间搜集整理的文稿、录音和录像资料,威宁当地文化和民宗部门整理的一部关于“撮泰吉”的研究专著即将出版,县里相关部门还拿出专门资金对传承人和有兴趣的人进行培训,同时成立了民族艺术团,对外传播彝族文化。
罗高云告诉记者,除了日常做农活外,自己还在艺术团担任演员,专门表演“撮泰吉”。作为艺术传承人,罗高云平日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向周围对“撮泰吉”感兴趣的年轻人教授这一古老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