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黄素恩(前持麦者)在公益亲子工作坊中与市民互动。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罗莉琼 文/图)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向灾区捐款捐物,帮助他们走出灾难重建家园。公益达人黄素恩选择的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灾民走出地震心理阴影。
11岁的小勇父母离异,他和奶奶一起生活。缺乏亲情的他很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不懂表达的他采取暴力的方式博取关注,因此总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指责。“第一次跟他谈话时,他从不跟我两眼对视,半个小时的沟通,他的回答都不超过3个字。”黄素恩告诉记者,她和同伴通过游戏来给小勇做心理疗愈,小勇最后用嚎啕大哭的方式释放心中的情绪。“后来,小勇完全变了。在我午休的时候,他还会在门口守着,嘱咐其他孩子不要大声说话。”黄素恩说,她看到一个脸上挂着两行鼻涕、不懂表达的小男孩,找回了自己,仿佛像一朵枯萎的花又重新绽放了。
“我在汶川待了半个月,帮助100多位学生和老师抚平灾后恐惧。”黄素恩作为5·12汶川大地震心理援助团督导,她给两所学校师生做深度疗愈,无偿帮助他们走出地震心理阴影。从灾区回来后,黄素恩从未停下公益脚步,她和伙伴游继彪通过开公益讲座方式筹集善款,捐给“青海儿童之友计划”,资助青海残障孤儿做康复训练、手术和特殊教育等。此外,黄素恩和游继彪每月坚持给“青海儿童之友计划”捐款500元。
“您觉得做公益时,是否也常面临困难?”面对记者的提问,黄素恩坦言,坚持做公益最大困难来自生存。黄素恩经营的机构还处于起步阶段,抽出时间做公益必然会削减工作的时间,从而影响收入。此外,黄素恩表示,做公益还要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有人不理解你,甚至还有人怀疑你这是作秀、做商业。”黄素恩认为,社会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创造一个互利互爱的环境,重新建构信任感,公益则能让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感。“我会坚持做公益,因为我觉得值得这样做。”黄素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