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留守儿童酿悲剧:74.0%受访者归因父母无法经常回家
//www.workercn.cn2015-07-06来源: 中工网——《黑龙江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53.5%的受访者建议完善留守儿童救助机制

  近年来,留守儿童遭遇不幸的新闻频繁见诸报端。调查中,74.0%的受访者认为留守儿童发生悲剧的原因是父母无法经常回家探望,55.7%的受访者认为是社会救助政策不完善,45.7%的受访者直言当地政府有失职之嫌,42.3%的受访者认为是学校疏于管理,37.8%的受访者认为父母对孩子关心程度不够。

  侯佳伟指出,城市需要外来农民工作为劳动力,但却往往难以给予他们完善的福利保障,基于户口因素的教育、医疗条件存在群体差异。不少外出务工的父母希望将孩子带在身边,但是因为户籍限制,无法让自己的孩子在城市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只能将他们放在老家。

  “实际上很多农民工已经很少流动,是某一地区的常住人口。但是目前很多城市依然拒绝承认他们作为合法移民的身份,将其归类为流动人口。”熊易寒指出,农民工在城市从事工业或服务业劳动,他们的家庭则留在农村,这样一来企业可以支付农民工相对低水平的工资,而农民工由于没有携带家庭也可以接受这种较低的工资和福利。这被称为“人口红利”,但实际上,这是对农民工利益的一种剥夺。

  调查中,29.7%的受访者将留守儿童遭遇不幸归因于社会、人情的冷漠。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市民雷先生看来,很多接触不到留守儿童的人可能会淡忘这个弱势群体,接触的到留守儿童的人又往往对这个现象司空见惯。所以真正去帮助留守儿童的人并不多。

  本次调查显示,在身边留守儿童面临困境时,仅35.7%的受访者表示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

  如何让城乡二元体制下的留守儿童脱离窘境?调查显示,57.0%的受访者认为应加大扶持“三农”力度以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53.5%的受访者认为应完善留守儿童救助机制,45.3%的受访者建议将留守儿童问题归口到具体部门负责,44.7%的受访者建议为留守儿童开设心理辅导课程,43.1%的受访者直言监护人应尽到责任,37.4%的受访者认为应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35.8%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应大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31.6%的受访者鼓励民间组织服务留守儿童,28.3%的受访者建议加快户籍制度改革,26.7%的受访者倡导农村优生优育。

  “让孩子跟随父母是最人性化的做法,从长远来看,也是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熊易寒指出,让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的通行做法,其背后是城市之间和个体之间的竞争,以及特定个人与城市之间的匹配,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他建议,逐渐为农民工创造家庭迁徙的条件。同时,政府也应为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破除家庭迁徙的制度性壁垒,从而尽可能减少留守儿童,逐步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

  侯佳伟认为,应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去解决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尊重他们的心理成长规律,给予他们普遍需要的生活照料和情感关注。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