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宗玉华:单身母亲培育出4个名牌大学生(图)
//www.workercn.cn2015-07-10来源: 山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做给看胜于说给听

   宗玉华用自己的言行在孩子们的心里播种。妈妈做的每件事都会影响孩子。宗玉华总是认为,做给孩子们看,胜于说给孩子们听,无疑,宗玉华孝敬婆婆的行动感染了4个孩子。一次黄新梅看到妈妈给奶奶剪指甲,就说道:“奶奶,我妈真孝顺,还给您剪指甲呢,好福气呵。”奶奶闻言,脸上顿时像一朵盛开的菊花,开心地回应道:“是啊。”接着黄新梅从母亲手里拿过指甲刀说:“妈,我要给奶奶剪脚指甲。”奶奶说:“你不嫌我脚臭?”黄新梅说:“奶奶天天洗脚,一点儿都不臭。”黄新梅抬头发现奶奶眼角泪花闪闪,忙问:“怎么啦?奶奶,剪疼了吗?”奶奶摇摇头,揉揉眼睛说:“没有,我这是高兴,有孙女给我剪指甲,我得上孙女的济了。”

  一次婆婆有病卧床多日,大便硬结排不下来,宗玉华就用手指沾上肥皂水,帮老人抠出来……这些,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奶奶病重住院期间,弥留之际,4个孩子都轮流陪护,服侍于左右。

  宗玉华常对孩子们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天降福”等。不少人说:“黄家4个孩子为啥都能考上名牌大学?那是他们的妈妈长年累月孝敬婆婆积德了。”诚哉斯言,正所谓种善因获乐果了。

  爱孩子但决不溺爱

   宗玉华爱孩子,但决不溺爱。她从小就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好习惯。每个孩子每月的零花钱都要有出处,或是买课外书了,或是看电影了,或是乘公交车了……但决不能买零食吃。在吃饭时,她经常用唐诗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育孩子。把掉在桌上的米粒捡起来,把饭吃干净,不准剩饭,不准有一丁点儿浪费。勤俭节约的美德一直在黄家传承下来,孩子们的衣服和布鞋是依次“接力”着穿。大的穿旧或穿破了,补上补丁再让小的穿,直至穿烂为止。

  宗玉华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那时住的是平房,生炉子做饭要劈柴捣炭,还要到200米以外的地方去挑水……凡这些活儿,妈妈都让孩子们来干。到煤场买煤,算家里的一项重活了。这时4个孩子齐出动,借来小平车到煤场拉煤。装满一平车后,拉的拉,推的推,仅运几趟,一吨煤就到家了。孩子们有了成就感,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宗玉华还教育孩子懂礼貌,学会尊重人。见了街坊邻居的长辈要有“叔叔”“大爷”“阿姨”“大妈”等称呼。见了年龄大的人,说话要称“您”。要知晓讲文明、懂礼貌是一个人有素质的基本表现。

  好学上进是一贯家风

   好学上进是黄家的一贯家风。即使在“文革”盛行“读书无用论”的日子里,4个孩子读书学习从不放松。那时经常停电,孩子们就围在点起蜡烛的小桌上看书学习。宗玉华让孩子一定要在完成作业后,读课外书,扩大知识面;还要写日记,培养写作能力。宗玉华从来没给孩子们施加过任何压力。她说:“4个孩子的读书学习都很自觉,从来没有让我操过心。”

  宗玉华还特别尊重孩子们的业余爱好,发展特长。比如小儿子黄文爱好下中国象棋,妈妈从来没有干涉过。黄文的棋艺水平不断提高,不少成年人都败到他手下,最后拿到了少年象棋比赛冠军。下象棋不但没有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而且促进了智力开发。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走来,黄文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

  总之,宗玉华的言传身教,早已扎根在孩子们的心里,融汇在他们的血脉里,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基石。孩童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好家庭是良好的成长沃土,好家庭是优良的生态环境,好家教是高尚精神的滋养。

  今年,宗玉华已经79岁了,可谓儿孙满堂。她身体很好,精神矍铄,腿脚利落。她是中国和澳洲两头跑。在墨尔本的女儿家住一段时间,回国住一段时间。她的晚年生活幸福美满,尽享天伦之乐,被邻居们称为“飞来飞去的幸福老太”。(王瑛/文)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