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学霸和他们的“田螺姑娘”
//www.workercn.cn2015-08-11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由于决赛主要考查两台机器人的协作,最终,“可佳”以总分8分之差落败,在服务机器人组遭遇滑铁卢,卢栋才也非常惊讶,毕竟,“可佳”在平日测试中一直表现良好,前几日比赛里也没出过任何问题。“卫冕失利,但我相信,未来我们一定能进一步提高‘可佳’的能力。”卢栋才说。

  机器人实验室是跨院系平台,成员个个是高手,但团队合作最重要

  高中因数学成绩突出保送中科大,之后一路保送读研读博,卢栋才如今是中科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博一学生,是位名副其实的学霸。和卢栋才一样,拥有20多名队员的蓝鹰队堪称学霸军团,个个都是国家级或校级奖学金的获得者。

  作为中科大跨院系的研究平台,力学、计算机、自动化、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都可以在“可佳”平台上合作互助。“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干,硕博研究生是主力,也会吸收优秀本科生,培养后备力量。” 中科大机器人实验室主任陈小平说。

  尽管个个都是高手,但在“可佳”平台上,团队合作最重要。比如,“低成本移动”板块主要由力学系和计算机系的高手来攻关,“智能装配”板块则靠自动化系和计算机系的达人们来负责。“个人再厉害,也得团结协作,对于机器人来说,每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卢栋才说。

  尽管学霸们在各自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毋庸置疑,但在机器人研发这项全新的领域,干好研发,也不是件轻松的事。

  在本届比赛上,规则有了较大的变化——大赛对机器人增设了十几项基本功能性测试,包括机器抓取、人脸识别等环节都要分项测试,加大精度,无疑加大了难度。因此,技术难题得一项一项去攻。卢栋才和队友在赛前半年就进行了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和细节调试,往往一干就得一个通宵。卢栋才慨叹,“有时候真不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不知不觉,天黑了又亮了。虽然辛苦,但大家都热爱机器人,这种拧成一股绳拼命干的感觉太爽了!”

  研发过程中,机器人细节调试是个特熬人的工作。为了让“可佳”更好地完成“跟人走”这个动作,蓝鹰队员们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暑假,卢栋才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到了赛前,几乎所有队员都在通宵达旦地工作。在家门口丢了冠军,这群“所向无敌”的学霸们心里的确不好受,但依旧有收获,“通过比赛,我们也学习了对手的新技术,学到了新知识。”

  机器人研究不能止步于竞赛,而要运用于日常生活,致力于社会发展

  抱憾本届,下一届机器人世界杯赛将移师德国莱比锡。然而,包括暑假后回校的卢栋才在内,很多老队员都要开始准备毕业论文、找工作,很难再腾出精力参加下次比赛了。

  “我们的机器人实验室,培养并走出去了很多人才,那么多的先进技术的研发以及系统难关的攻克,都是在这些年轻人手上实现的。这里就是青春和想象的大舞台,所有空间和可能,都属于那些充满想象力和激情的年轻人。”对于实验室的更新换代,陈小平习以为常,同时也对自己的新老团队备感骄傲。

  “有时间,我们会常回去看看的,做好传帮带在中科大向来是个传统。我们会告诉学弟学妹们一些注意事项。”卢栋才说。机器人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让学霸们如此痴迷?

  “因为我们可以把自己设想的东西,通过机器人来实现。每当‘可佳’掌握一项新技能、做出一个新动作,我们都有很大的成就感。”卢栋才表示,蓝鹰团队的目标就是在未来几年内,让服务型机器人走进普通家庭。

  “机器人研究不能止步于竞赛,而要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致力于社会的发展。”对此,陈小平和卢栋才有着同样的责任感,“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有差距,团队还需要负隅前行。”

  陈小平介绍,和年轻人一起,他也正在力争将“可佳”作为服务机器人运用于室内服务——既能端茶倒水、整理文件,也能送送包裹,当保姆打杂工。

  “机器人实验室不大,但汇聚了我们的梦想、兴趣和激情。”卢栋才说,“‘可佳’如同我们的姐妹,我希望她的未来如名字‘田螺姑娘’一样,心灵手巧、温柔周到、干活得力。”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