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和玉石打交道需要缘份
如何鉴别一块玉石的好坏?为什么同样大小的一块石头,有的价值几千块,有的却要数百万?
摊开一堆大大小小的“籽料”,黄杨洪如数家珍。
那一小盘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小石头”是黄杨洪多年的珍藏,虽未经雕琢,却难掩绝代风华。莹白如羊脂,皮色斑斑点点若枣红,若洒金,若秋梨。
黄杨洪介绍,所谓“籽料”,就是昆仑山的原生矿风化剥落后经雨水冲落河中,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在河床中带皮色的卵形玉块。现在,这种“籽料”已经很难觅得。而在昆仑山上被水冲刷过的玉料叫“山流水”,直接从山矿中采下的玉,那就是“山料”,品质略比“山流水”差。产于青海省的叫“青海料”,在俄罗斯地域产的白玉叫“俄料”,其油性、滋润度都不及和田白玉。
玉料不同,价值自然不一样。“现在的上等和田籽料,价值不菲,像寿山田黄石一样,按克论价,按质论价,每克几千元或2万元以上不等。”
“和玉石打交道需要缘份。”黄杨洪讲起一个故事。
几年前,黄杨洪和几个朋友到西昌去看选料。一个中年人拿着一块玉石向他们兜售,那块玉石色泽丰润,黄杨洪一眼看中。对方开价2.5万。
“你漫天要价哟!”黄杨洪的一个朋友认识那位卖玉人,知道他那块玉石从别人那里收来的,只花了几千块。
卖玉人闻听此话,愤然离开。黄杨洪左思右想,还是放不下那块玉石,赶紧追出去,哪知,古玩市场人声鼎沸,那个卖玉人早已消失在人海中。
黄杨洪不死心,赶紧拜托朋友寻找那位卖玉人。众人寻了一下午,终于在古玩市场快要关门的时候找到了那个人。最终,黄杨洪以2.75万元买下了那块玉石。
“要是错失那块玉石,我肯定又要好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了。”黄杨洪笑着说。
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黄杨洪对玉石的喜爱可见一斑。“只要听说哪里有块美玉,绝对第二天就要去看一看,即使不买,看一眼,心头也舒服。”
“很多人喜欢玉石,认为它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其实,古人爱玉是因为它洁白无暇,具有君子高洁、谦和的品质,所以人们爱玉,更要懂玉。”黄杨洪说。
“巧色哥”的心愿
正是源自对玉石近乎虔诚的喜爱,如今,黄杨洪不会对玉石轻易出手雕刻,“一是原料越来越稀有,二是展现一块玉石的价值,需要智慧和涵养。”
怀着这份敬畏之心,黄杨洪的玉雕技法日臻成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细腻、简洁且刚柔相济,在技巧上,他更喜欢运用千变万化的玉料皮色来做文章。
他利用深深浅浅的金黄色玉料外皮雕成一个玉米棒,粒粒玉米,金光灿烂,上面栖着一只秋蝉,趣意盎然。
他巧用玉料的枣红皮色雕刻一尾追逐浮莲的鲤鱼,悠游自在,饶有情趣,这件《连年有余》在2011年获得了上海第三届“玉龙奖”银奖。黄杨洪由此被上海玉器藏家赞誉为“巧色哥”。
谈及自己的梦想,“巧色哥”说,自己刚刚参加了重庆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玉石雕刻作品“九龙奖”活动,发现近年来,重庆珠宝收藏市场越来越兴旺,越来越多的重庆人关注、喜爱玉石等艺术品。
“希望有更多家乡人走进玉雕业,如果他们愿意,我非常乐意提供让他们来上海培训的机会。”黄杨洪说,尽管自己离开家乡20多年了,但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故乡在哪里,没有忘记那一句话:“重庆人走到哪里都要雄起!”
今晚,重庆卫视同步播出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