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浙大老教授夫妇捐500万元巨资设公益基金资助农民工子女
//www.workercn.cn2015-08-25来源: 浙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本报杭州8月24日讯 (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周炜 沈敏琦) 今天,由浙江大学老教授何志均、薛艳庄夫妇捐资500万元发起设立的浙江省云惠公益基金在杭州正式成立,并为第一个公益项目的受助人送上了求学资助金。

  93岁的何志均教授是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浙大无线电系和计算机系创办人。86岁的薛艳庄教授曾任原杭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云惠基金的这笔巨额启动资金是两位老人多年的积蓄。

  记者从浙大获悉,这是该校教职工以个人积蓄设立面向社会的公益基金中,单次捐资数额最大的。

  今天,何志均教授坐着轮椅,和夫人一起出现在基金会成立现场。他说,自己一辈子在大学工作,科研上取得成果,得到国家的奖励;与大型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不仅取得了学科建设的突破,也成功地实现产业化,获得了丰富的回报。“我们过惯了老百姓的生活,退休工资足以支持日常开支,决定将大部分积蓄拿出来回报社会。”

  云惠基金理事长黄波介绍,根据两位发起人的意愿,基金会初期主要资助对象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重点关注孩子受教育方面的经济困难,将通过运营奖助学金、职能辅导、勤工俭学等项目,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基金会以后还将进一步拓展公益慈善项目涵盖的领域。

  何志均认为,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往往做着最累的活,却拿着微薄的报酬。”何志均说,“解决他们子女受教育、健康成长的问题,既要政府努力,也要各界社会人士关怀。”

  18名在杭州就读的高中生今天成为云惠基金首批受助人,每人获得奖学金1000元。杭州市源清中学高三学生李爱美来自丽水松阳,一家人租住在用泡沫板搭建的十几平米的小房子里。他说:“感谢何爷爷和薛奶奶。我会努力学习,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何志均和夫人坚持拒绝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基金会,云惠基金取意“仁人云集,惠风和畅”。何志均说:“我们希望更多的仁人志士能够加入这个基金会,帮助它不断成长,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何志均1958年在浙大创办无线电专业并任系主任;1978年创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并任系主任。改革开放后,他作为第一批出国考察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把国家给的津贴买了浙大第一台计算机。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培养了数以千计的电子学和计算机高级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原校长潘云鹤和浙大现任校长吴朝晖两位计算机专家均出自何志均门下。

  浙大计算机学院教授孙建伶说,2001年,年近八旬的何志均促成浙大与美国道富银行的产学研合作,致力于大规模信息工程研究,结出一系列重要成果。

  离开基金会成立仪式现场,记者随两位老人来到他们求是村的住处。孙建伶告诉记者,何老师一向平和友善、生活简朴、为人低调,多年来一直住在这幢公寓里。

  “住这里离学校近,工作起来方便。” 薛艳庄告诉记者,何志均不仅大量时间花在实验室,还经常请同事、学生到家里来。“哪怕退休了,还是满脑子科研工作,有个什么主意,就叫学生来家里讨论。”

  在何志均的书房,记者看到摆放着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到现在还是每天上网,不时写点东西。”今年浙大校庆期间,何志均召集1945届的同学们纪念毕业70周年,在计算机学院一间会议室里进行视频连线,开了一场远程同学会。

  老人居住的公寓没有电梯。上楼时,孙建伶和另一位同学,一人一边搀着老师手臂慢慢迈上台阶。两层楼,走了近10分钟。头发已略显花白的孙建伶手肘、裤子上沾满了墙壁的白灰,他草草掸去。两位学生站在门口目送何志均走入室内,才告辞离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