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由于战斗紧张,很多时候,一堂课还没上完,战士们就拿起枪上了战场。杨敏学想出了个办法,他把小板子插在每个战士的背包上,书写当天要学的字,队伍行军时,后面的人就可以看着前面人的背包识字。“打日本”“共产党”“胜利”……伴着轻轻地念诵声,战士们匆匆赶赴抗战一线。渐渐地,连里能给家里人写信的战士越来越多。
“杨老师”也是要上战场的。他没想到,第一战就如此惨烈。
1940年8月,“百团大战”打响。杨敏学所在的一连接到阻击日军进犯的任务,阻击地点设在冀晋交界的娘子关附近。当时,上级交给一连的任务是阻击日军由河北越过娘子关向山西进犯,要在娘子关附近的漠河滩一带阻击住敌军,阻击时间共48小时,等到八路军大部队到达,再全歼进犯山西的日军。
第一个24小时很顺利。一连阻击敌人先头部队的战斗打响,凭借有利地形,一连以很小的伤亡消灭了五十多名敌人。
第二个24小时,风云突变。敌人补充兵力后,凭借武器优势用人海战术轮番进攻。一连在连长邓世钧的指挥下顽强阻击,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子弹、手榴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
一连终于坚持阻击了48个小时,邓世钧命令一连撤退,返回漠河滩东岸。
就在八路军撤退时,突起狂风,又降骤雨,山洪暴发,原本干涸的漠河滩河床上,山洪如万马奔腾,席卷过来。一连的将士多为北方人,不会水。但后有追兵,前有大河,如此险境,也只有搏命一试。战士们冒险渡河,很多战士被洪水冲走,追击的敌人已经占领制高点,向渡河的八路军开枪射击……
河水瞬时被鲜血染红。
在河东岸接应部队的杨敏学急红了眼,他不顾危险,跳进河中,帮助战友上岸隐蔽……最终,平安渡河的人总共不到十人。
战斗前,全连130多人,战斗后,全连伤亡110多人,其中死亡80多人,伤30多人。劫后余生的战士们悲痛异常,抱头痛哭。全身多处负伤的邓世钧强忍着悲痛鼓励大家:“冤有头,债有主,是日本鬼子给大家造成的灾难,我们要把仇恨记在心里,化悲痛为力量,多杀鬼子,为死难的战友报仇!”
“报仇!报仇!”悲壮的呼喊声在狂风中回荡,漠河滩中,河水如血。
虽然伤亡惨重,但一连还是成功地拖住了鬼子进犯山西的脚步,为八路军大部队及时赶到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有力地挫败了敌人进犯山西的企图。战役过后,在晋察冀军区表彰大会上,杨敏学等一连将士立功受奖。
1949年开国大典,杨敏学受邀参加。“要是我的战友能和我一起站在这里多好!”此时已身经百战的杨敏学,泪洒衣衫。
“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这些勋章,老人无比珍视。每当想起战友的时候,他就拿出来逐一擦拭,“没有流血哪能换来胜利,要珍惜和平啊!”
老人还给自己4个子女分别取名为“解、放、军、兵”,他忘不了自己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友,他更加希望后辈能够铭记当年的历史和牺牲。
“中国人从来不怕流血牺牲,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无论何时,我们都愿意抛头颅、洒热血,这就是我们的战士!”老人说罢,右手抬起,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摄影:王宫
老兵档案
姓名:杨敏学
祖籍:河北省平山县
生日:1919年12月28日
经历:
18岁参加八路军,属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部队。1940年8月,参加百团大战。1941年8月和1943年5月,两次参与对日寇反扫荡战斗。
老兵愿望
“我期待能把抗战的经历讲给年轻人,尤其想让孩子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场战争!”
1981年,老人离休,但他的“战斗”并没有结束。他热心着小区周边大大小小的事儿,阻止菜市场乱摆摊点,劝说周边车辆有序停放,调解邻里纠纷……
他更热心公益事业,北京奥运会时当志愿者,汶川地震时捐款捐物,先后被28家单位聘请担任义务监督员,他还是多家媒体的特约通讯员……92岁时,老人还开微博,做网上访谈。
“作为一名老兵,我愿意把我们这代人的经历,尤其是抗战的那段经历讲给年轻人听,不仅要让大家知道当时战争的情况,更想让大家明白为什么会有这场战争;如今在这片和平的天空下,如何以史为鉴更好地出发。
中国人从来不怕流血牺牲,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无论何时,我们都愿意抛头颅、洒热血,这就是我们的战士!”(记者 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