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张晓东:一个人的公益怎样才能远行
//www.workercn.cn2016-01-20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用产业根治贫困

  一点一滴的募捐只能治标,要治本就得“造血”,“还得靠产业”。

  刚进村时,张晓东自掏腰包从安徽六安果树研究所邮购了10多种果树。他选了个下着毛毛雨的日子,和村民一起扛锄头、挑大粪、挖植坑,认真按书上的步骤栽种。

  “3天才种完,手都磨起水泡了。”几个星期里,他每天都到地里转悠,给小苗浇水,“还要经常捉虫,防止果树嫩牙还没长大就被虫子吃了,操了很多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除黑樱桃和太空橘柚外,其余品种尤其是日本李和银杏长势都非常好,有的甚至开花结果了。

  张晓东在村委会墙角也栽下桃树,这是他藏在心底的小试验:全村没有一分水田,人均只有0.61亩耕地,光照只有5小时的马吉米村能不能发展果树?

  他种下的桃树桃花一年又一年地开,他也在这里一年又一年地待。

  这些果树还难以让乡亲们彻底脱贫,张晓东还需要做得更多。

  2008年,他和村干部、乡贤一道,为马吉米村选定了种草果和重楼的路子。草果有着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果实晒干后,是中餐调味料“五香”之一,还能用作中草药。而云南一直是草果的主产地之一。

  “我和村干部们一起仔细研究,种植草果和重楼的经济效益非常好,村里有的是小峡谷和箐沟,并且土质疏松,很适合种植。”他说,有农户3年前栽种了草果,现在已经丰收了。

  他争取各方支持,让村里的草果产业逐渐成型。如今,210户、714人的马吉米村一共种植了9500亩草果。

  马吉米村村民很早就会用圆木凿制蜂巢饲养蜜蜂,这是上好的绿色补品,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

  有一次,有人以清华大学的名义,向村里捐献了500公斤的衣物,张晓东为表示感谢,便给他寄去村民酿造的蜂蜜。对方说品质很好,“我给你钱,你让村民养蜜蜂”。

  张发现,这可能是致富的新路子。他用1000元工资从淘宝上订购养蜂设备,5户蜜蜂养殖户试养,再在全村推广。如今,村里有一半家庭养殖了野生蜜蜂。

  就这样,草果和蜜蜂成为相辅相成的产业:草果以顺时针方向螺旋状上升逐渐开花,能为蜜蜂提供蜜源,反过来,蜜蜂授粉又能提高草果产量。

  种草果、养蜜蜂,张晓东带着马吉米村村民一步步摸索出了生态农业的路子。2015年,全村收获了280吨鲜果,有200多万元的收益,仅此一项,人均增收约3000多元。

  在张晓东看来,比产业更关乎长远的,是让孩子学得知识和技能,“再也不能重复前辈的生活”。

  扶持教育成为他目前着力的重心,近年来,500多名学生受到资助,总金额超过100万元。

  村里孩子余利叶,母亲不在,张晓东带着他参加美的集团慈善晚会后,公司一直坚持资助,“孩子今年下半年就该念高中了”。

  以前,马吉米村没有一个大学生。2012年,余花丽考入西南林业大学,她的弟弟余新林也随后考入楚雄师范学院,此后,普学双也考入云南农业大学。

  2015年,在人民大学培训期间,张晓东拜访一家公司,争取到每年50万元助学金帮助怒江贫困大学生。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