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李汉东:笔耕不辍 倾诉乡情(图)
//www.workercn.cn2016-04-12来源: 天津日报
分享到:更多

  衷情写作 孜孜不倦

  小学时,李汉东便钟情写作,他的作文常常获得高分,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1981年,他参加工作,成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业余时间,他依旧坚持写作,并以通讯员的身份向《天津日报》等报刊投稿,有时一年能够刊登五六十篇新闻报道。1986年,他在天津日报社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新闻写作学习。正是这段学习的经历,为他以后纪实文学写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并撰写了不少记录家乡人和事的优秀文学作品。

  多年来,李汉东踏过武清许多遗址,走过龙凤河的源头……为探寻武清的人文故事,他利用休息时间四处奔波,为采访到远在他乡的武清人,他自费前往北京、上海、河北等多个省市。去年三月,他在浏览国内心脏病专家武清人高浴的报道时,发现其子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高光荣的信息,便萌生了采访高光荣的想法。当时,高光荣身居国外,联系不易。李汉东了解到高光荣是华中科技大学的特聘教授,几经辗转给学校写了一封邮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希望能采访高光荣。本来不抱什么希望,然而在等待多日之后,他忽然接到了高光荣的电话,并约定于高光荣回国讲学那天的中午进行电话采访,但采访时间只有半个小时。放下电话后,李汉东立刻着手准备,将自己之前准备好的采访提纲精简,力求提高采访效率。正式采访时,他一边对话一边用笔记录,采访结束后半个小时左右就完成了稿子,立刻发给高光荣看,并得到了对方的肯定。

  在文学创作上,李汉东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仅努力挖掘家乡的风土人情,在传播手段上,也努力做到与时俱进。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通了博客,在一个电脑与博客并不普及的时代,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努力学习电脑知识,并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在网上。

  手不释卷 书盈四壁

  大量的创作离不开丰富的阅读。读书,是李汉东从小的爱好,他常常到书店或图书馆买书看书,时常拿起一本书,一看就是大半天。“饭可以不吃,书不能不读。”这是李汉东每天的坚持。他的书房两侧全是书柜,里面琳琅满目的藏书,数量达到七八千册。

  提起藏书,李汉东起身为我们拿出了几本心爱的书,其中不乏年代久远的竖排版线装书,全文言文没有标点的古籍也不在少数,这些他都视若珍宝。他的藏书中最特别的一本是1959年出版的《共产党员》杂志,是他在旧书摊上淘来的。这本书的珍贵之处在于封面和封底是毛主席视察武清时留下的照片,封底照片在现有资料中并无记录,但他却在旧书摊上一眼认出。李汉东热衷武清历史的研究,经常会搜集一些古代史料、小说等阅读。有一次,他根据自己搜整的明清时期关于武清的资料,写了一篇《乾隆巡幸武清诗词补遗》,并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文章发表后引来一位市区老先生的关注,老先生留言表示李汉东所写并不完整,自己有一套书,里面有相对较完整的记录。看到留言后,李汉东立刻联系到这位老先生,带着相机去老先生家里,将涉及武清的乾隆诗词拍摄下来,连夜赶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在投稿之前进行了完善补充。之后又将诗集用电脑扫描下来,装订成册收藏起来。

  关于买书,李汉东身上还曾发生一件小趣事。有一年临近春节,李汉东与妻子、孩子一同去市里,打算购置几件新衣。谁知,他偶然走进古文化街一家书店,看中了一套书,售价900多元,他二话不说便掏钱买下。那天,他身上只带了1000元,买完书钱几乎花光了。最后,妻子和儿子没买成新衣,却帮他拎着几本书回家了。

  一丝不苟查阅史料,亲身探寻人文故事,多年来,李汉东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步履坚定。如今,他正在积极筹备文化讲堂,将武清的名人、传说与故事继续传承下去。而他本人,也将继续用文字记录故土的变化、时代的变迁,为家乡文化发展贡献力量。(冯斌 孙婧怡 见习记者 庞俊彤)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