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薛心亮介绍他发明的“电热自熟玉米面条机”。
霍州农民发明家薛心亮,30多年不懈努力,经过几百次、上千次的实验,发明了第三代“电热自熟玉米面条机”,获得了国家专利——
【写在前面的话】
霍州市大张镇大张村有一位被当地人称为“能人”的农民发明家,他名叫薛心亮,30多年来,硬是凭着一股钻劲、坚持不懈和百折不挠,搞了30多项发明创新,写了足足20万字的实验笔记,撰写了十几本设备操作手册,2007年他发明的第三代“电热自熟玉米面条机”获得了国家专利,其产品热销全国,成功帮助2000多个体户实现了创业致富的梦想。
今年58岁的薛心亮,中等身材,短发寸头,格外精神。当那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摆在我们眼前时,很难想到他就是“电热自熟玉米面条机”专利的发明人。
一位农民,且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怎么能有这么大的能耐?近日,笔者怀着好奇与疑问来到霍州市大张镇大张村专程采访了薛心亮。
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
薛心亮家的院子干净利落,午后的阳光透过院内高大的核桃树洒下斑驳的树阴,我们倾听他的人生经历,深感敬佩。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七八岁便开始割草养猪、拾柴挑水,父母尽了他们最大努力只能供我上到初中毕业。”朴实的言语中流露出薛心亮童年生活的艰辛,也正是这段艰苦的童年经历激励了他有了长大后要干一番事业,造福社会,让更多贫困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梦想。
19岁那年,薛心亮应征入伍,3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他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退伍后,我也想找个单位上班,但未能如愿,于是横下决心,就留在村里,我就不信农民干不成事业!”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薛心亮响应党的号召,成立了“大张村粉条技术机械协会”,立志在农产品加工机械研发方面创出一条路子。
“咱农民,搞不了高科技,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薛心亮把眼光落在玉米粉条机的研发上。
当时,大张村有很多农民开粉条加工作坊,但都沿用传统的工艺做法,生火、熬煮、过滤制作,工序复杂,不但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下,而且由于需要炭火加热,使得满屋子烟雾缭绕,食品卫生难以保证。
“如果能研制一台环保、高效的机械,解决传统粉条加工的诸多弊端就好了!”薛心亮脑子里产生这样一个念头。正是大胆的想法催生了他的第一项发明:第一代玉米粉条加工机。创新永无止境,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反复改进,成功研发了二代、三代玉米粉条面条机。1994年,薛心亮成立了“霍州市粉条技术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并担任公司经理,将他的研发产品批量生产,向全国推广,完成了他人生路上一次重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