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陆步轩:北大屠夫的中年人生
//www.workercn.cn2016-05-11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陆步轩在西安的办公室 视觉中国供图

视觉中国供图

  陆步轩今年50岁,“知天命”之年。

  “北大才子街头卖肉”的报道已经过去13年。在那张红极一时的照片里,肥瘦肉条、内脏和骨头间,架着眼镜的黝黑男子身上穿着背心大裤衩,黏乎乎的汗从脸上淌到腰上,手里操着把剔肉刀。

  如今,他身穿蓝格子衬衫和牛仔裤,端坐在广州的一场发布会现场,面对闪光灯微笑。他与北京大学经济系1980级毕业生陈生合作的“壹号土猪”宣布与一家主流电商合作,进军互联网市场。

  传统意义上开始走下坡路的人生,突然被新的时代潮流重新卷起。这个时代里,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像渴望变身的鲤鱼一样扑通扑通跃进市场,程序员卖起了肉夹馍,法学硕士开上了米粉店。

  这个屡次在命运的转折点被抛下的人低头一看,自己正立在潮头。

  陆步轩的自传《北大“屠夫”》刚刚再版,在各大书店和网络平台销售。他还有三档电视节目要录制,其中包括第三次参加的《鲁豫有约》。

  面对媒体,他已没有当年猪肉摊边的不耐烦——那时正是盛夏,肉很容易变质,一拨拨的记者太耽误生意了。

  “公司发展需要你们的报道。”他老老实实地说。他甚至意识到采访的问题会预设方向。“毕竟接受这么多次采访了。”

  2015年,广东省迎来了80万求职的大学毕业生。陆步轩和陈生的“屠夫学校”计划在稳步展开。教材是陆步轩编写的。

  年轻人来到这里,从肉的基础知识学起,再上阵主刀。三个月的训练后,他们被分往各个档口,售卖“一号土猪”。一些人干得好,冒了头,将被提拔往公司的管理层。

  北大老校长许智宏曾回应“陆步轩现象”,说:“北大学生可以做国家主席,可以做科学家,也可以卖猪肉。”

  但根本上,陆步轩心里依然难以完全接受自己的身份。在发布会的间隙,他告诉记者:“这一行,社会的传统观点还是没那么认可的。”在他心中,更被“认可”的是公务员。

  在公司内,陆步轩扮演闲云野鹤一样的角色。他平常在西安的单位上班,有活动才飞往广州。

  毕业15年后,经过几位关注他的官员协调,陆步轩被调入了西安长安区档案馆。每天7小时坐在台式电脑前,编纂地方志。这是他人生第一份有编制的工作。

  “花姐”一直觉得,“陆老师”迟早是要辞掉公职来公司全职工作的。“有什么可干的啊,又赚不来多少钱。”

  “花姐”是陈生的总裁助理,这个大眼睛潮汕姑娘走路带小跑。当年她从一家广告公司辞职,从卖鸡的档口做起,拎起翅膀,帮着买菜的师奶吹开茸毛查验鸡屁股是否健康。她不觉得辛苦,“坐办公室有什么乐趣啊,又赚不了多少钱。”

  可是陆步轩不这么看。“我在我们那个小地方吧,算冒尖的。”他说着,捻灭烟头,笑着,但也看不出十分自豪。“除了编地方志,还有其他的一些文件撰写工作,领导都找我。”

  “我们中间很多人仿佛一只中了魔法的兔子,不断地有人在旁边告诉它,说它原本是一只山羊,于是它就真的认为自己是一只山羊了。”陆步轩的北大同学“老白鸡”在一篇网帖里说。

  在某种程度上,陆步轩也是那只兔子。三十一年前,锣鼓喧天中,这个摘取长安区文科状元名号的农家少年被送上去往“皇城根”的列车,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子。

  他是北京大学32号楼6人宿舍里年龄最长的“老陕”。他的笔记是兄弟们和“期末考试短兵相接的武器”。他走过黄土高原的大河和苏杭柳岸的断桥,考察各地方言,全然不理会这是否会与此后的工作相关。他以为,自己会和前辈一样,进入对口的国家机关工作,跳出原来的生活。

  只是谁也没想到毕业时,他被送回了努力考出来的那个小县城,落在了一家柴油机厂。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