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一家五口 异乡追梦(组图)
//www.workercn.cn2016-05-25来源: 山西晚报
分享到:更多

  ○开栏语

  随着太原市大规模城建工程的持续推进,一条条道路通车了,一座座高架桥起来了,一个个小游园开放了……在这翻天覆地变化的背后,是无数外来务工人员默默的辛勤劳作。他们背井离乡漂泊在外,在追寻自己梦想的同时,也在扮靓我们现代化的城市。今起,本报推出“城建一线农民工”系列摄影报道,与你一起走近他们,走进他们的生活……

  5月18日,距离省城五一路预计通车时间仅剩40余天。工地上机声轰鸣,处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皇华馆街至桥头街标段的工地上,繁忙程度亦如此。在这里,一个个头不高、肤色黝黑、行动敏捷、说话铿锵有力的“头头”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叫周曙光,今年43岁,来自河南周口。这个标段的大部分工人,都是他的老乡,其中还有他的老婆、儿子、女儿和女婿。

  周曙光是这个标段的技术主管和带班,工地上所有大大小小的事务他都要操心。他的妻子姬桂灵今年42岁,是河南老乡食堂的大厨,负责几十个工人的一日三餐及加班时的夜班饭。女儿周瑞21岁,平时为一家五口洗洗衣服扫扫家,饭前帮着母亲做饭。女婿王威旗是工地的安检员,22岁的他可谓工地新生代农民工的代表,闲暇时还运营着“北京大事小事”和“周口热门”两个微博账号,目前总粉丝量已经突破36万。儿子周月胜是工地的“开心果”,刚满20岁的他在工地给技术员帮忙,顺便打打杂。

  周曙光夫妇和女儿女婿住在工地一个独立的集装箱房里,两张上下铺的双人床摆在集装箱房的两头,下铺用布帘遮挡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上铺放置杂物。两张床中间放着一张餐桌,这也是一家5口相聚吃饭和聊天的地方,空间虽然狭小,却被女儿打理得温馨舒适。周曙光的儿子和几个要好的老乡住在不远处的另外一个集装箱房里,他觉得和父母住的有点距离更自由一些。

  周曙光对工地事务游刃有余的控制能力,一方面得益于多年的打工经历,他曾在北京建设地铁9年多,三年前来到太原参与火车南站周边道路及坞城路的建设,均担任技术主管和带班的职务;另一方面是其发自内心的责任心,他说以自己的身份,在工地干多干少都不少拿钱,但是出来打工管技术、带班一定要凭良心和责任心。

  妻子姬桂灵深知工人们干活辛苦,每天变着花样给工人们做吃的。河南人爱吃馒头,姬桂灵就每天蒸馒头,她说工友们爱吃自己蒸的馒头,有老家的味道。每天几十斤肉、十几斤鸡蛋和各种蔬菜,姬桂灵都要挑最好的。

  进驻五一路工地两个月了,工人们可以倒班休息,而周曙光得白班夜班连轴转,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辛勤劳作换来的是可观的收入,周曙光说他们一家子每个月有近两万元的收入。女儿前年刚刚结婚,按照老家的规矩,女婿盖了大五间两层半的楼房。儿子也到了谈婚娶妻的年龄,去年家里也盖了大五间两层半的楼房,花了差不多30万元。周曙光说,出来打工,能吃苦、有技术才能赚钱,自己带着一家5口出来打工,就是为了能让全家人以后过上更好的日子。

  晚上,阴沉的天空下起了大雨,周曙光披了一件外套,冲向灯火通明的工地……(记者 马立明摄影报道)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