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水泥森林里的单车猎人
//www.workercn.cn2017-08-02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所在小区的地下车库,是他的迪士尼乐园。他会拿着手电筒,骑着一辆车轮直径只有12寸的粉红色小单车,在6层地库里“探险”。

  每当发现问题,他习惯关掉手电筒,在黑暗中完成举报。他认为这是“猎人”的法则:“在无声无息的情况下把对手‘K.O(击倒)’。”借用科幻小说《三体》里的一句话,就是“藏好自己,做好清理”。

  不过,这位老“猎手”最近在一次“打猎”中暴露了自己。

  6月的一个晚上,江宇翔在广州的一个小区“打猎”,过于聚精会神,没意识到有人端着盆水向他走来。

  第一次被水泼到时,他还以为是水滴从屋檐上滴了下来。他还没反应过来,就又被泼了两次水。泼水的是个中年女性,对他说:“你吵到我了。”

  30岁出头的江宇翔没有“发作”,他本想着和对方理论,但他觉得在这种情况下,理论只能变成争吵。

  他一声不吭,继续“打猎”。

  几乎每个“猎人”都有一些“奇遇”:上海的一名媒体从业人员,刚到办公室坐下,就听到同事拿着手机抱怨,“我骑个共享单车也被人举报,谁这么多管闲事!”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刚刚在楼下“打猎”了。

  一个退休的上海阿姨,一次举报完毕准备离开。被举报者收到提示信息,跑来撞了个正着。阿姨义正辞严地说:“是的,就是我,我就是‘单车猎人’。”对方愣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

  一位银行职员撞见非法营运的黑出租车司机破坏共享单车,直接上去理论,对方识趣地走开了。另一次,有行人走过来对他说:“出门找车方便了很多,很感谢你们。”

  “并不是我在解救车,而是它解救了我的生活。”这位银行职员说,自己每天扮演着丈夫、员工、父亲的角色,而“打猎”的时候可以做自己。

  庄骥不愿意提起他目睹的共享单车的离奇“死亡”方式,他不希望极端案例“教坏更多人”。他的手机图片库里装着共享单车的“死亡大全”。那些单车出现在废墟、垃圾堆、淤泥、污水里甚至树上。它们被堆成小山,被肢解,被焚烧。

  他见过有人把共享单车扔进了黄浦江,还有人把单车当“年货”,运回湖南老家。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他会第一时间报警,因为“已经超出了‘猎人’的‘射程’”。

  庄骥最怕的不是极端个案,而是陷入死循环。 “每个人都想在骑共享单车时获得便利,可每个人又在使用后给别人设置障碍。”结果是,人们用“互相加害”的手法,在互不通气的情况下,形成一个“加害圈”,“你害我,我害他,他害他”。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共享单车运营企业30多家,累计投放超过1000万辆,注册用户超1亿人次。这是交通部今年5月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数字。

  在起到“满足公众出行需求”“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积极作用的同时,共享单车也带来了“车辆乱停乱放”“运营维护不到位”等问题,以及“猎人”极为痛恨的损毁问题。

  很多人认为,共享单车是“国民素质的照妖镜”。但“猎人”邢昭(化名)并不这么看。在她看来,很多违规行为的发生,都是因为共享单车公司的制度给了人的私欲以可乘之机。

  邢昭看到过一家企业发布的一篇文章,全文以共享单车自述的方式,痛诉惨遭“脚砍断”“手扭歪”“砍头示众”“被毁容”的遭遇。其中有一句话刺激了她:“我慢慢发现,上海的人们并不喜欢我。”

  她当时就笑了。她见过被破坏最多的正是该品牌单车,而每次举报毫无反馈的,也是这家企业。

  不过她也知道, “很多问题法律尚且无法面面俱到,一个共享单车平台又如何制定出足以管束人性的规则?”

  她曾提醒一个在小区里骑共享单车的小孩按规则停车,结果被孩子母亲白了一眼。当着孩子的面,这位年轻的母亲说:“关你屁事!”

  有一次,邢昭陪领导开车去郊区调研,发现不少民房的门前屋内停着共享单车。要不是领导在旁,她恨不得立即停车,变回“猎人”。

  她把此事告诉父亲,父亲满脸不解,问她“抓违停有什么用”,她一时语塞。

  邢昭从事的是犯罪心理学研究工作。在她心中,扣分就像在小偷面前竖一块“私人地方闲人免进”的牌子,即使扣至负分,违停者大可以换一个品牌再来。

  有人问过她:“举报后获得的信用分能干吗?是能换奖品还是骑行券?”其实,什么实际好处也换不来。

  她的回答是:“在现实的世界里,做一点理想化的事,很有意思,也很爽。这就是我在‘打猎’时的收获。”

  在一次“狩猎”时,庄骥见到一个黑衣女郎,熟练地解开一辆违规停放的单车,骑了约7公里,闯了一路红灯,他跟了一路,以为即将抓到一次违规停车。但让他觉得颇有意味的一幕出现了:黑衣女郎按照规则,把车停进白线里。

  “如果只是简单地说‘没道德’,怎么解释这个姑娘的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为呢?”庄骥在路边问自己。

  今年6月,中国的共享单车首次出现在英国曼彻斯特街头。据《曼彻斯特晚报》报道,不到一个月,1000辆单车中已有至少50辆遭到破坏。与国内发生的情况类似,它们被撬锁,被拆卸,被扔进河里。

  一位英国记者写道:“这个城市的人不懂得如何共享。”她希望当地人“能配得上美好的事物”。

  为了规范停车,一些城市开始试水“电子围栏”,共享单车必须停在指定的虚拟停车框中,否则无法锁车结束行程。

  “摩族猎人”中有一个共享的网络笔记,里面都是他们对单车管理改良的最新想法。有人认为电子围栏是一种倒退,让共享单车回到了有桩车时代。要解决共享单车潮汐式出现的问题,一定要依靠大数据。

  笔记里的一些问题已超过了“猎人”的“射程”。庄骥相信,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技术进步解决。在他预想中,共享单车的发展会像《三体》中人类和“三体文明”的较量一样,经过无数次演算找到办法。那时,“猎人”可能才真正的“无猎可打”。

  但庄骥并不觉得“猎人”将失去用武之地。他说:“不应该只会拿着弓箭去寻找敌人,也要会拿起盾牌来保护一些东西。”

  平时除了“打猎”,他开始喜欢到路上去将自行车摆放整齐。设计专业毕业的他,研究怎样用最小的空间摆放最多的单车,又能防风、防摔、防碰。他和同伴琢磨出的一种摆法叫“猎人盾”,之所以叫盾,是因为从马路上来看,排在一起倾斜的前轮有盾牌的感觉。

  每次被问起共享单车出现的种种问题,庄骥喜欢用《三体》里的一句话来回答: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兰天鸣)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