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水泥森林里的单车猎人
//www.workercn.cn2017-08-02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庄骥自称“猎人”。

  白天,他西装笔挺,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馆长助理;晚上则摇身一变,穿着T恤、短裤,走进黑暗中的“水泥森林”。

  居民区是他的猎场,手机是他的工具,“猎物”是那些不尊重共享单车契约的违规者。

  他将违规停放的单车拍照,向运营商举报乱停者,再将单车停到合适的位置。每次举报成功,他会得到一定的信用分,被举报者将被减去信用分。不同企业的惩罚措施不尽相同,通常一名用户被举报两次以上,将失去使用单车的资格,或被收取百倍于从前的费用。

  尽管“打猎”多是独来独往,但庄骥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上海这个最早出现共享单车的城市,2016年7月,他参与发起了国内最早的共享单车“猎人”族群,如今成员超过3000人。他们自称“摩族猎人”——这个称号诞生时,最早出现的“摩拜单车”在上海运营只有两个多月。

  白天,“猎人”们有各种身份,研究员、退休阿姨、公司白领、中学生、快递员……等到黑夜降临,他们举着LED手电筒,在都市丛林中巡逻。

  他们不受雇于任何运营商,成为“猎人”的原因各不相同:在路边找不到共享单车,却发现被私占或损坏的单车,因而愤怒,决定“捕猎”那些违停和破坏者;有人纯粹被共享单车的“颜值”吸引;有人将“打猎”当成游戏;有人只是为了“心里舒坦”。许多人发现,在“拯救”单车的时候,自己也被“拯救”了。

  一名现实职业是快递员的“猎人”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他的乐趣是把东西摆得整整齐齐,重新摆放违停的共享单车,可以满足自己的强迫症。

  这是一个“假面聚会”

  直到现在,庄骥仍清楚地记得60辆橙色单车出现在博物馆门口的日子——2016年5月6日。他觉得自己被它们“拯救”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几年前迁往黄浦江边的新址,距离最近的地铁站1.5公里。这“最后的1.5公里”成了庄骥的心病。2013年~2015年间,博物馆的日均观众只有300人,不及现在的一半。

  为了让博物馆恢复活力,庄骥不只一次找过公交部门,考虑过在博物馆门口设置有桩公共自行车和穿梭巴士,分别由于找不到合作方及博物馆不具备巴士运营资质等,以失败告终。

  共享单车出现那天中午,庄骥兴冲冲地出去骑车,却被手机导航带进了一个居民小区里。

  庄骥又仔细读了单车App上的使用规则,上面写着,单车应停放在路边划线区域或单车聚集区域。

  3天后,庄骥在一个小区里发现一辆单车的开锁二维码被划坏了。他拍了照片,发给自己认识的摩拜公司一位高管,询问“是不是你们内部员工干的”。他当时觉得手法太过“高明”,普通用户想不出来。

  对方告诉他,投放后的十多天里,已发现了150起私藏单车、破坏二维码甚至肢解单车的行为。

  庄骥当时“给气炸了”,“等了三年才有这么好的方案,全给破坏了”。

  打那以后,每天中午休息时间,庄骥就在博物馆附近寻找违停的单车,把车骑回博物馆门口。

  为了“打猎”,他购置了近万元的“装备”,包括4个手电筒、两个带照明的充电宝和一辆变速自行车。

  当过兵的庄骥知道群体的力量。他琢磨着能不能组织一个群体,一起“解救”共享单车。

  “摩族猎人”诞生后,摩拜公司曾帮忙招募“猎人”,将他们的微信群二维码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给用户。

  到2016年年底,共享单车市场已从“蓝海”变成“红海”,“摩族猎人”人数也由最初的50多人,扩大到3000多人。

  所有新入群的“猎人”都会看到群公告里有这么一条:“不拿公德说事,‘打猎’是个游戏,公德是游戏的‘衍生品’。”

  庄骥解释,制定这条规则是希望参与者把“打猎”当成“业余爱好”,不要有道德负担,这样会更快乐。

  为了加强游戏“升级”的体验,庄骥还加入了升级规则,人群被分为长老猎人群、正式猎人群、实习猎人群。

  从“实习”到转正,需要接受7天的试练:连续7天成功举报。

  一个在上海工作的兰州姑娘说,这是一个“假面聚会”,因为“这里没人在乎你是谁”。

  她曾从上海赶到北京只为参加一次集体的“围猎”活动。“那些只在微信群里见过的‘猎人’,就感觉像很久以前遇见的熟人一样,聊天一点也不感觉尴尬。”

  一个公司高管穿着西装跟大家“围猎”,他的司机就开着奥迪车跟在后面。

  “围猎”过后,“猎人”一起去吃烤串,随后像侠士一样四散而去。那是她记忆里“最好吃”的烤串。

  一个IT行业的男生每天都沉迷于举报。他说,自己把它当成“大型实景4D寻宝类游戏”。

  “以前是出去买个菜顺便‘打猎’,现在是‘打个猎’顺便去买菜”

  住在广州的“猎人”江宇翔,将“打猎”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完饭出门散步一样”。

  江宇翔是“摩族猎人”里最高产的一位,他的辉煌战绩是已“拯救”了超过5000辆共享单车。

  成为“猎人”与他的职业有关。他在淘宝网经营一家通讯器材店铺。第一次使用共享单车的时候,他就本能地阅读了使用说明书。

  “在淘宝的世界里,契约就是契约,每一条都可能意味着有漏洞,漏洞可能就是亏损的陷阱。”他解释。

  每天早晨,他的共享单车和淘宝两个App几乎同时打开。人还在床上,就已开始查找附近违停的车辆。“以前是出去买个菜顺便‘打猎’,现在是‘打个猎’顺便去买菜。”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