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学术贯通看重悟性无山头
1978年,已年过六旬的姚奠中恢复名誉,继续治学授课并开始带研究生。第一件事就是担任组长,带领20余所高等院校的古代文学研究专家编写出了一套六册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作为20余所高校通用的古代文学课教材。
教学中,他全无门户之见,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对研究方向的喜好与选择。姚奠中专精于先秦诸子,但他所带的首届十一名研究生却并无一人以此为题,刘毓庆偏爱诗经,傅如一热衷唐诗,李正民青睐元好问,梁归智则是对《红楼梦》情有独钟。
在梁归智教授论文的序言,一开篇姚奠中便直言:“我不喜欢《红楼梦》……”即便如此,他还是支持学生博采众长,他的学生贺建军因研究《红楼梦》而成为周汝昌的私淑弟子,姚奠中非但没有生气还手书一首诗赠周汝昌:“证梦当年苦用心,雪芹异代得知音。读君佳句见怀抱,作育英才情意深。”
教学中,姚奠中强调基础和通才的重要性,提倡先通后专,由博返约。刘毓庆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姚先生上课不带教案,空着手上讲台。只是在布置作业时,才从口袋里掏出手掌大的小本或小纸条来,抄在黑板上。与学生沟通时从不用“你应该怎样怎样”的语气,而是和风细雨,温和而不失严肃的点拨。
近50年来,我国为什么没有培养出一位像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郭沫若那样的大师?姚奠中的回答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通才教育方面失之于偏颇、专业知识的覆盖面太窄。能通方有识,有识方有悟,有悟才有灵气、才有自己的喜爱和选择,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专长和特色。没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基础,就不能成大器。”
据刘毓庆说,姚老师桌子上长期放着《庄子》、《老子》,“你问他什么,他能随口给你背出来。他能反复地去读这些东西。我们能吗?不能。我们在读《老子》的时候,只想着在里面找问题,找论文的题目,怎么能领会它的精神呢!”
他认为,姚先生超越了世俗的追求,把学问变成了人生修养的一门课程,变成了观察、认识分析现实的一种眼光和智慧。比如,他百岁以后读书看报一样也不少。往常他的生活,主旋律就是读书写字、思考问题。读书累了怎么办?累了就写写字。他干这些都不是随便写写画画,而是要从中领悟人生,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进身于更高的人生境界。因而在他的书法、绘画中,渗透着他的学问,他的智慧和人生。“我从来没见过他打牌,抽烟喝酒更没有,也很少跟朋友一起热闹,也没见过他在别人面前夸夸其谈过,但讨论问题则是常有的。他把学术当作了修身的阶梯,当作了提升自己的手段。”
“以用世为归”、“回真向俗”是姚奠中最为鲜明的学术思想。“高深的学问,错上一个问题,只会影响圈里的几个人,而普及性读物面对的是社会大众,一点小错误就会误一大片人,姚先生认为普及性问题比高深学术更有必要投入力量去解决,所以他的文集面对最多的就是一般社会大众能够接触到的问题。”刘毓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