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非遗管家”管世俊:古城深宅大院出身 沉浸在文艺的海洋
//www.workercn.cn2014-01-05来源: 扬州晚报
分享到:更多

  毕业分配至泗洪双沟

  练就笔杆子成当地文化名人

  前往泗洪,是管世俊第一次离开家乡。他还清晰地记得那一天的日期,1965年8月10日,一个炎炎的夏日。年轻的管世俊,背着简单的行李,踏上未知的旅程。当时的交通极为不便,加上当时泗洪地区正是洪水泛滥,道路泥泞不堪。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险情不断,坐在车上,如同过山车一样上下颠簸。尽管司机已经万分小心,还是出了车祸。管世俊眼看着坐在前面的旅客,摔断了腰,而他自己也是处处挂彩。可以说,他是带着满身伤痕,来到泗洪县百货公司报到的。

  半路上的这次车祸,仿佛预示着管世俊初入社会的道路,并不会平坦。不过,在当时,能够在百货公司里面当统计员,是很让人羡慕的。没过多久,他就被安排到双沟镇综合商店,负责统计事务。然而,好景不长,“文革”爆发后,他的出身,立刻让他成为被批斗的对象。

  好在,管世俊还很年轻,这样那样的冲击,还能够承受得住。加上他的文化水平在当地算是很高的,很快就被镇政府的领导们委以重任,党委书记、团委书记、人武部长,无论是谁想写材料,都会第一时间想到管世俊。甚至,他还担任了当地的文化站长、影剧院经理等职务。在那段时间里,管世俊练就了一手笔杆子,还有一张嘴皮子。

  读书时的文艺梦想,被激发了起来。写语录,就当成练习书法。排戏剧,就当成锻炼文笔。很快,管世俊就被泗洪县文化馆看中,让他从事专门的文艺创作。尽管是无师自通,也有点半专业的性质,但是对于管世俊来说,这样的工作已经是甘之如饴了。管世俊依照《长征组歌》创作的《濉河大会战组歌》,至今还在他的脑海中留有印记:“稻草铺上团团坐,知心话儿细细谈……”除了歌曲,他还开始涉足戏剧创作,《交鞭》描写老农民将牛鞭交给知青的故事,《坐标》反映了农民对于新生活的希望。

  在“文革”期间,很多地方的图书室都处于被封存的状态,泗洪县也是如此。然而,门上的封条,丝毫阻止不了管世俊求学之心。他说服了图书管理员,能够在周日休息的时候,进入图书室里读书。当然,总不能堂而皇之进去,只能在外人不注意的情况下,从屋顶气窗“爬”进去。随身带上两只馒头,一杯水,就能在满室的书香中,度过整整一天的光景。

  在外的游子,哪个心里不挂念着家乡?在外几年,管世俊一心想回到扬州。可他在当地,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支笔,泗洪县为他开出极为丰厚的条件。考虑再三,管世俊还是回到了扬州。

  一回来,管世俊就进入了扬州文化馆,从事文化创作。没过多久,他就有机会参加江苏省首届编导班,这是专门培养编导人才的,时间只有半年,并不算长,但是对于管世俊来说,却是打开了专业艺术的窗口。前来为他们授课的,都是国内戏剧界顶尖的人物,平时学习的剧本,也都神秘地印有“内部”的字样,名师讲解,名本学习,都让管世俊感到如饥似渴,每一堂课都能收获颇丰。不久,他还参加了全省的文学创作班,在这次创作班上,让管世俊大开眼界。之前创作的文艺人物,都是“高大全”式的,但在这里,他所学习到的内容,却是人物一定要接地气。文艺创作出来的人物,并非十全十美。但凡是人,都有缺点。现实如此,文艺同样。于是,在管世俊的笔下,他创作了一系列小人物剧本,如《开锁记》、《吹破天》、《解忧桥》等,通过专业剧团排演,观众们的反响都很好。

  管世俊深知,自己毕竟不是科班出身,在创作上总有软肋,随身都携带着一本自编的《唱词集锦》。平时看到什么好的台词,听到什么好的歌词,都随手记下。慢慢地,他的剧本写得越来越好,在扬州文艺界也逐渐有了名声。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