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狄小华:要叫腐败者感到疼
//www.workercn.cn2014-01-15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聊天时,狄小华要求没有任何第三方在场,并与这些犯人签订“保密协定”,因为“犯人首先是人,拥有人权。”

  这些“前科长”、“前处长”、“前厅长”大多数早已没了“官气”,但依然保持着清晰的思路和良好的谈吐。这让狄小华觉得“可惜”,他越发认为,预防比严惩更重要。他要把大部分人,从腐败那条线的边缘拽回安全地带。

  根据连年的调研、访谈和回收的调查问卷,他完成了一份《职务犯罪心理及其防治研究报告》。

  其中,羡慕同事受到领导赏识,和因业务结识的朋友礼尚往来等情况,如果自评分数达到一定程度,都会构成腐败“高风险”,都离踩线不远。

  鼓楼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梅琨表示,做这些问题最好一个人,关上房门,拉上窗帘,在台灯下,有些人也许会冷汗直冒。

  “这34道题其实就是一面镜子,给那些身居高位,面临诱惑的官员一个自我提醒的机会。”狄小华说,他把从“贪官”那里得悉的“小九九”、“小猫腻”、都详细写进了手册里,想让读的人明白,“我已经拆穿了你所有的心思,你不会侥幸逃脱”。

  但在封面,他小心地使用了“公职人员职业风险”这个标题,“免得‘腐败’、‘犯罪’这些词搞得人心抵触。”

  手册最后几页还附上了全国区号和南京地铁线路图等信息,以便吸引人“长久地放在案头”。

  写文章、接受采访、忙着联系手册的出版……近来两周,狄小华很忙。中央反腐的聚光灯照过来,他多年工作的显影立即被媒体捕捉。他一边想要尽可能低调,一边又想对着不断伸来的话筒和录音笔,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下搞出名了,我焦头烂额,觉都睡不着啊!”他举着手机大吼,引来旁人侧目。

  这也是朋友宋世明对狄小华的第一印象,“不像个教授样。嗓门太大,激动起来语速太快,门外的人以为在吵架。”

  在宋世明看来,狄小华10年几乎没变。不管是参加研讨还是出席活动,他随便披件夹克就来了,谁也没见过他穿西装、打领带。

  “你这身打扮丢南京大学的脸。”宋世明多次半开玩笑地揶揄他。

  “官员唯一的面子是他到底为老百姓做了什么事,而学者唯一的面子就是研究成果。”狄小华坐在五六垛堆得一米多高的文件材料中说。这位博导、所长的办公室是窄窄的一小条,墙上除了东一块西一块的污渍,光秃秃什么也没挂。老式沙发里弹簧吱扭吱扭地响,饮水机落满灰尘,插销耷拉在早就干涸的水桶上。

  气温降至零度,裹着棉袄的狄小华花了好几分钟,从一大堆杂物里扒出遥控器,对着空调摁了十几下,没反应。

  “至少我还享受着三面大窗户的阳光!”他尴尬地端起用来泡茶的罐头瓶,灌了两口说。事实上,他更享受另外一些东西,比如别人送给他的绰号,“编外检察官”。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