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巴人汲水》图拍出1.7亿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史最著名、最为杰出的艺术家之一。八年抗战时期是徐悲鸿艺术创作的盛期,留下诸多传世名作,《巴人汲水图》即是其中之一。创作于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这是一幅真实记录民众阶层生存景象的艺术珍品,被誉为徐悲鸿最具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代表作,以融合西洋画法的丰富艺术表现,将蜀地人民传统汲水的宏大场面分解为舀水、让路、登高前行3个段落,劳作的繁重,汲水的艰辛,呼之欲出。
徐悲鸿在《巴人汲水》上面题的字是:“忍看巴人惯挑担,汲登百丈路迢迢;盘中粒粒皆辛苦,辛苦还添血汗熬。从这个画里可以看到他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辛苦。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走向现代的开篇之作,徐悲鸿《巴人汲水图》一经推出,即受到收藏界高度关注。
2010年12月10日下午举行的翰海秋拍庆云堂近现代书画专场中,《巴人汲水图》以3500万元起拍,经过30余轮竞争,最终以1.53亿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额超过1.71亿元,在刷新徐悲鸿个人作品拍卖纪录的同时,打破了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品拍卖纪录,并创下中国绘画拍卖成交世界纪录。
最幸福的日子在四川
在巴蜀之地,除了艺术上的收获,对于徐悲鸿和妻子廖静文而言,最幸福的日子也是在这里。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说道:“我与悲鸿相识于1943年,我们相识相知、相爱相守有10年。从四川到北京,历经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却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1943年,是我们最为艰苦的时光。”
回忆起当年与先生在四川生活的点滴,她说,“悲鸿为我画过许多画。这次在成都展出的油画《读》,还有一幅素描头像,都是他以我为模特画的。也是我们在四川生活时,他精心创作的。只要是我喜欢的,悲鸿就会立刻在画上题字,送给我。”
她与徐悲鸿先生伉俪情深,因徐悲鸿的突然离世,婚姻生活在第七年戛然而止。但她却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为国家、为民族守护徐悲鸿的遗产,传播徐悲鸿的思想,弘扬徐悲鸿的精神,延续徐悲鸿的艺术生命。徐悲鸿逝世后,廖静文担任徐悲鸿纪念馆馆长,一九八二年写了《徐悲鸿一生》一书,很多读者流着眼泪读完这本书,为徐悲鸿由一个贫苦农村的儿子走向世界的坎坷历程而感动,也为他那不幸的婚姻以及他和廖静文短促的爱情而落泪。
(本报特约通讯员 仇宝德 本报记者 魏雯静/文 赖建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