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与病魔抗争三十三载,二胡拉出了她第二条生命
2013年的5月12日,上海民族乐团在上海音乐厅举办了“一江春水”——二胡大师闵惠芬“上海之春”获奖50周年祝贺音乐会。音乐会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香港、重庆等地和新加坡、加拿大等国深得闵惠芬真传的弟子们,不同风格的演奏交相辉映。当晚,闵惠芬不顾病痛,亲自登台。
一年之后的5月12日,这位音乐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人生,仿佛有一种宿命与约定——约一个月前,闵惠芬已因突发脑溢血陷入昏迷,直至安详离世。
在艺术的道路上,闵惠芬有足够的幸运与成功。但她的身体,一直长期与病魔抗争。36岁时,闵惠芬就罹患皮肤癌,6次手术、15个疗程的化疗没能击垮她,这位坚强的艺术家康复后依然活跃于舞台,用她的音乐激励着观众。
“她很乐观,也很豁达。之前已经经历过一次生命的考验了,对人生有一种彻悟的感觉。对她来说,自己的事业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活着一切为了二胡。”王甫建回忆。
闵惠芬曾这样说过,“我的生命依恋着许许多多的生命,是二胡拉出了我第二条生命。民乐、二胡已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生来就属于它们。”她悉心研究“器乐演奏声腔化”课题,推出了大量耳熟能详、韵味浓郁的二胡曲。她说,“二胡的声音,像中国人在说话。”也因此,由她演奏的《洪湖主题随想曲》《川江号子》等源于声乐素材的作品,无不体现出她声腔化演奏的特点。
闵惠芬常说,“民乐既要让外国人喜爱,也要让中国人喜爱,才算成功。”她的毕生精力,都用在二胡和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上。她曾提出“中西合璧”的观点。传承千年的民族音乐借鉴西方的音乐技术,用新的语言和方式来传达,或许更加能够使现代的观众接受。
“她重要的一个代表作,就是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王甫建认为。
《长城随想》是作曲家刘文金与闵惠芬写就的经典之作,全曲纵横驰骋、延绵起伏,恰如长城龙行之势。王甫建说,每当乐队宏大的引子之后闵老师奏出第一个长音,那种气定神闲、大开大阖的演奏状态,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个有着半个世纪演奏经历、曾身患重病的老演奏家。
“无论是在海内外的任何一个演出场所,她每一次开始演奏时,几乎都是一样的神情和姿态——自信、专注、端庄,闭目凝神,音乐大气磅礴,挥洒自如。”这一影像,深深刻在王甫建与很多人的心中。
(曹玲娟)
链接
他们眼中的闵惠芬
她是中国二胡艺术的一面旗帜,对二胡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在与病魔的抗争中,完成了艺术的升华。
——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二胡演奏家 胡志平
她对每一次的表演,都一丝不苟,甚至到了斤斤计较的地步。即使身患重病,她仍坚持演出。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二胡演奏家 高 扬
她是二胡音乐发展的领头人,她将自己的一生,都系在二胡艺术的发展上。
——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二胡演奏家 朱昌耀
她对二胡艺术的最大贡献,就是将二胡声腔化,如泣如诉的优美旋律,让更多人爱上了二胡艺术。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二胡演奏家 周 维
(本报记者 肖家鑫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