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他始终在求索,一直在开创,不断在思考”
车尔尼雪夫斯基有一句名言:“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汝信回顾近70年的寻美求真之路,对此感悟颇深。
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哲学曾长期活跃在风口浪尖上,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是名重一时。汝信在做学问的同时,不断撰写文章,参加写作班子,还曾住在人民日报的招待所里写出一篇篇讨论哲学的文字,投入思想论战。所有这些,加上中国发展道路的坎坷不平、理论建树的风风雨雨,让他逐渐认清了许多问题,对他80年代以后的治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改革开放之初,汝信在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全面研究了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后现代主义先驱克尔凯郭尔,带着10多麻袋哲学书籍回国后,他很快就写出《看哪,克尔凯郭尔这个人》等文章,立即引发热烈讨论。他为博士生周国平的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作序,其中说道:“在历史的审判台前,只有弱者才需要辩护,而尼采却决不是弱者。他所需要的不是辩护,而是理解。”序言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轰动一时。全面分析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历程,使他从新的角度认识了人。
《美的找寻》是汝信写的美学散记,多次再版,而且被很多人所珍藏,反复阅读。这部名作,文字晓畅优美,从绘画、雕塑到芭蕾、戏剧,无不涉猎。在莎士比亚故乡看《麦克白斯》《吃土豆的人》对社会的启示、罗丹博物馆的观后感、毕加索的再探索、《天鹅湖》的结尾和莎乐美的爱,读者随着作者在找寻美的过程中开启了心智。用散文的形式来探讨美,是汝信埋藏在心中多年的想法,他始终认为,美学一定要与社会相联系,让更多的人去领悟,不然,美学就失去了社会意义。“美就在我们面前,美就在我们的生活里。”2007年12月,他在再版序言里这样说。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汝信又踏进了新的领域——世界文明对话。1994年起,在他的主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数十位学者聚集一堂,将目光投入到世界各地,编撰出版了《世界文明大系》《世界文明通论》等,还组织了一次次国际学术会议,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他始终在求索,一直在开创,不断在思考。”听过他的课、读过他的书、关注他的学生和学者这样评价他。
“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经过数十年哲学讨论的大风大浪,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的见证人,汝信深感“以人为本”的来之不易。近些年,他多次在大学讲堂上对后辈学子阐述以人为本的由来,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提出殷殷期望。
“回顾自己的探索过程,经验教训不少,成果实在不多。”汝信对自己的学术生涯经常反思,谦逊之情每每自然流露……其实,汝信就是20世纪后半叶我国美学发展的一个缩影,读美学,离不开读汝信。(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