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传统的基因就是创新
——对话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胡抗美
胡抗美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主任,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兰亭奖展、全国草书展评委。
对话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胡抗美,更多聆听到的似乎是书法之外的感悟。
如同他屡屡表达的,“传统的基因就是创新,创新就是在传统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这浓缩了他长达半个世纪书法实践心得的话语,是他对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宏大主题的哲学思考。
传统与创新,这是所有人生活中都绕不开的时代命题。
打开传统的门
■祖上三代不识字,但家里有规矩,不可以把有字的东西踩在脚下
■五爷身上有传统文人的良心、责任心,不忍心看着一个热爱书法艺术的孩子,像只野鸟似的在那里乱飞
解放周末:您从七八岁就开始练习书法,现在已逾半个世纪。年少习字,是因为家学渊源吗?
胡抗美:我们家祖上三代不识字,但家里有规矩,不可以把有字的东西踩在脚下。一看你脚踩着字了,长辈们马上就训斥你。不光我们家,村里家家户户都这样。大多数村民不识字,但他们敬畏文化,敬重读书人,一代代传下来,是传统。
上小学后,老师教我们写毛笔字,我的第一次作业就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从此就天天盼着上写字课。后来,老师把我写的大字在全班传阅,我的兴头就更高了。
解放周末:您也经历了十年没学上的那段历史吧。
胡抗美:是的,而且之前这学上得也不踏实。农村学校和城市里的不一样,碰上农忙或老师有事,就把我们“放羊”了。因为经常碰上这样的事,我就老担心第二天能不能上课。怕什么偏就来什么,我上到初中时,有一天学校说闹革命不上课了,我的心一沉,完了,这下真的没学上了。我至今记得上最后一堂课的情景,老师说这是自己最后一次站在讲台上啦,我听着特别难受。
我想读书,怎么办?就和同学自发地三五个人聚在一起读书,读完了还讨论,带头的是个回乡高中生。那段时间,我们把《鲁迅全集》读完了,还读了一些苏联小说。古典文学只能偷偷地读,被发现了可不得了。但它们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你忍不住要偷偷去读。
解放周末:这磁铁一样的,就是传统的魅力。当时您还练书法吗?
胡抗美:练,练到疯狂的程度。那时流行写大字报,到处都有毛笔和小圆口的墨汁瓶,但是纸很缺。我就一手拿着毛笔,一手端着墨汁瓶,到处写,门板上,桌子腿上,全给写满了,就在树皮上写。桐树长得粗,皮也光滑,写字最合适。写完,下一场雨,字被冲掉了,接着写。可以这么说,兴趣是我的第一任老师。
解放周末:那第二任老师呢?
胡抗美:就在那个阶段,我遇到了第二任老师。他排行老五,高我两辈,我叫他五爷。五爷五十来岁,好像原是在县里当老师的,被打成右派后就下放回农村了。每天早上,他都要经过我家后门的那条道,下地去干活,晚上跪着挨批斗。有一天,他见我在桐树上写字,趁着左右没人,从怀里掏出一本书塞给我,小声说,“你先照着这个练,下次有机会我再教你。”我一翻,是本字帖,但前后几页被故意撕掉了。后来我知道那是颜真卿的《勤礼碑》。
解放周末:这简直就是书法艺术向您伸出了橄榄枝嘛。
胡抗美:有了字帖,我特别兴奋,临摹得很起劲。五爷就通过我留在树上的字来了解我的学习情况。隔段时间,我就候在他必经的路上,要是四周没人,他就示范写给我看,纠正我的错处。
我非常感激五爷,他身上有传统文人的良心、责任心,不忍心看着一个热爱书法艺术的孩子,像只野鸟似的在那里乱飞。可惜的是,他很快就去世了。没过多久,我也去了部队。是野战部队,环境艰苦,纪律严明,几乎没有练字的机会,但我还是想方设法坚持了下来,没有中断。后来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我都没有放弃书法,因为再艰难也难不过部队生活的那些年。
从部队复员后,我如愿以偿成为工农兵学员,毕业后做卫生行政工作。机缘巧合,认识了沈鹏先生,得到他很多指点,最终拜沈先生为师,使我在书法理论和创作上走向了新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