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祖上三代不识字的书法大家 胡抗美:传统的基因就是创新
//www.workercn.cn2014-06-27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传统一直是鼓励创新的

  ■举着传统的棍子到处打人,其实根本没搞明白什么是传统

  ■传统是多么的丰富多彩,那种千人一面、千展一面是对传统的曲解

  解放周末:当下的书法创作有种不可思议的现象:一个人创作一千张作品,呈现的是同一种面目;一个人创作数十年,呈现的是同一种面目;一千个人创作的作品,呈现的还是同一种面目。

  胡抗美:更糟糕的是,还把这标榜成是对传统的坚守,甚至举着传统的棍子到处打人,其实根本没搞明白什么是传统。

  真正懂得传统就能明白,传统的基因就是创新。古人说“点如高山坠石”,你想想,奇石有多少种美态?不光美,还有力量,有石头从高山坠落的那股势。古人又说“横如千里阵云”,以云喻横画,说明横画在书法作品中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而是千姿百态的,何况还是“千里阵云”?这个“阵”字,就是排兵布阵,既有阵法,又有变化。这么一想,光是一点一横,古人就鼓励你变幻出多少种姿态,还有多少种姿态没有被挖掘出来?由此可以想象,传统是多么的丰富多彩,那种千人一面、千展一面是对传统的曲解。

  创新是在传统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怎么找都不过分。仔细研读古往今来所有的书论,里面几乎都包含着创新精神,都是鼓励创新的。

  解放周末:关键在于怎么学。

  胡抗美:对。你看,从魏晋到唐,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都学“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但他们谁像“二王”?不像,都有自己的面貌;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也都是学“二王”的,可最后也都没像“二王”。历史上有那么多人学“二王”,学得像的,没有一个留名的,留名的都是从临摹开始、最终走出自己的路的。

  学得像,太容易了。龚自珍因为不肯写“馆阁体”,始终也进不了翰林院。一气之下,他要求家中女眷全都写“馆阁体”。他的意思是,只要是个正常人,都能写得像,算不得什么本事。

  传统是一种基因。前阵子,一位老战友的儿子来看我,我们从未见过面,但一瞧,这小子身上的那股劲儿就像他老子。但他毕竟不是老子,而是小子。

  解放周末:传统是内在的血脉相连,却可以有变化万千的表达。

  胡抗美:就像一个人照哈哈镜,镜子里的形象变形了,但基因没有变,你不能因为变形了就说那不是他了。现在有些人就是不能理解和接受变形,他不明白,照镜子,要的是准确;照哈哈镜,是要那份快乐。

  解放周末:对变形来说,“原型”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胡抗美:对。变形是有基础的。汉字是书法创作的基本型,变形是以基本型为基础的,这个基本型不能丢,丢了就不再是书法;碑帖又是变形的原型,这种变形是基于基本型的一种创造行为。

  目前人们对传统的内容存在着误解。比如,认为只有“二王”是传统,其他都不是,什么八大、徐渭,统统不认。再比如,认为帖是传统,碑不是传统,要知道古人早就有 “二王外有书”、 “北碑南帖”等著名论点。

  民间的东西也很有价值。总是先有民间的,慢慢被官方认可了才成为官方的。最早的草书就是人们为了书写快捷方便才出现的,后来才被规范为正规书体。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民间是带有源头性质的,不仅是传统,而且是传统中重要的部分。瓦当、砖铭、秦权量,还有笏板,古人刻在这些器物上的字,对书法的影响也都非常大。

  无论官方经典的,还是民间率意的,都生长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对于今天来说,都是传统。我们的传统是丰富、多元的,不是只有“二王”。“二王”是传统的经典,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和继承,但一定不能偏颇,不能忽视了更多的传统资源,否则就是对传统的不负责任。

  解放周末:是什么导致了这些误解的存在?

  胡抗美:还是因为传统在承继中出现了断层,导致人们对书法传统缺乏全面的了解。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个别人对艺术、对传统不负责,或者已经成名,或者市场走得不错,就在学习传统、创新实践上偷懒。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