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著名书画家霍春阳:抱常而守一(图)
//www.workercn.cn2014-09-12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顽石启灵感

  1978年,文化部组织“中国画创作组”(后发展为中国画研究院、国家画院),霍春阳与孙其峰一同被华君武推荐入组,与陆俨少、叶浅予、黄胄、娄师白、崔子范、黄永玉、李苦禅、吴作人、李可染、许麟庐等著名画家入京。

  在诸多功成名就的前辈面前,霍春阳是最年轻的一个。

  “没别的,只有悉心观察,虚心求教,难得的机会只能抓住不放。”孙其峰将霍春阳介绍给李苦禅,苦禅先生画一张他便模仿一张。

  许麟庐画牡丹。只见他蘸了两滴水在砚台里,拿起墨研了起来,几乎把水研干。这时,老先生拿起湿笔在砚台里扫了两下,猛地下笔到宣纸上。

  “啊!那墨色太棒了。”这一真传,霍春阳“偷”来了。他风趣地谓之:驴粪蛋蘸芝麻。“用湿笔蘸墨,薄薄一层,笔走得慢,让墨渗下去,效果就出来了。”

  陆俨少一面赞许霍春阳的才气,一面又提醒这位年轻后辈用笔缺少内涵,并为其示范讲解用笔用墨的方法,促成了他以后的绘画中始终如一的对笔墨精神内涵的追求。

  创作组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空前活跃,霍春阳大开眼界。他随诸多名家为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首都机场等单位作画。

  这期间,霍春阳逐渐不满足于现状,一种萌动诱使他越来越专注于对作为绘画本体的形式语言的探索。

  1979年,《美术》第5期发表了吴冠中的《绘画的形式美》一文,连同其另一篇题为《内容决定形式》的文章,遭到冯湘一、江丰等人的强烈反驳,掀起了美术界关于绘画形式语言长达5年的论争,最终发展成为85美术新思潮。

  霍春阳以一种冷静的态度旁观于这场辩论,他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达着自己的理解和立场。从他这个时期的创作来看,无论是其“少字数”的现代书法,还是撕破了物象真实形象的国画作品,都充满了现代形式构成的意味。所不同的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笔墨内质的迷恋。

  面对前卫的美术思潮冲击,中国画何去何从?霍春阳用行动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1987年,由时任荣宝斋出版社编辑的边平山与河北美术出版社编辑季酉辰发起,一批有志于坚守本土文化价值的画家组织的“南北方九人展”亮相津门。

  此时,已是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的霍春阳是坚定的支持者,天津美术学院展览馆为展览提供了场地,100余张画作陈列于此,“新文人画展”雏形初现。

  霍春阳更是积极的参与者,“我们只想自卫,没想反击谁。我们这些人,低头读书,抬头作画,没那闲工夫今天批这个,明天捧那个。争争斗斗的事挺烦人。在当时那种环境下,敢组织这样的画展是需要勇气的,天津就我一个人参展,敢参加画展也是需要勇气的。”

  除霍春阳外,参展的田黎明、刘进安、方俊、常进、边平山、季酉辰都成为日后“新文人画”的主要成员及中国画名家。

  1984年,霍春阳创作的又一精品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获奖,那就是《林间》,作品得到了王朝闻等专家学者的一致赞誉,《中国画》杂志则将《林间》发表于封面,画坛上又泛起了不小的波澜。

  《林间》的成功要感谢的是一枚普普通通的石子。

  1982年,天津美术学院萧朗教授组织霍春阳等青年教师到桂林七星岩公园举办画展。漓江岸滩,烟雨朦胧,霍春阳随手拾起一枚顽石。石上的纹理浑然天成,他若有所思,将其装入行囊,带回书房,长久注目。

  从那自然的纹理中,霍春阳读出了一种天籁般的律动和交响。而《林间》的灵感正是来源于此,笔意纵横,穿插交错,意气天然,点、线的挥洒飘飘落落。

  通过《林间》的创作,霍春阳体悟到前所未有的意象,游离于物我之间,介入天地的虚空,实现心斋的澄净与空明。

  此后的霍春阳,无论是如盖的荷叶,还是似梭的游鱼,形象与笔墨都悠然自在,渗透着一种优雅的灵气。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