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中国,“王海鸰”是一个中年人乃至五六十岁的老人都非常熟悉的名字,当年,一部红遍大江南北的《牵手》将她带到观众眼前,《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又让年轻人对她熟悉起来。在这些作品中,王海鸰真实而又残酷地把婚姻中的种种生存状态狠叨叨地揭开来,描摹之深切,以至于得到“中国婚恋小说第一人”的称呼。相对于硕果累累的创作成果,这位专擅婚恋题材的作家、编剧,自身的婚姻却谈不上幸福。她说,婚姻最重要的是“选对”,而自己在这点上,可能是犯过一些错误的。
婚姻的关键在于“选对”
相较笔下主人公或充满波折或富有浪漫色彩的婚恋之路,王海鸰自己的生活和婚姻经历并不丰富:她的恋爱、婚姻生活前后加起来都没到一年。16岁从军的王海鸰似乎直到30岁才发现自己应该恋爱,那个时候,“着急”成了她对待此事的心态,据说,最高纪录一周见了5个相亲对象。
终于,在《当代》杂志举办的一次笔会上,王海鸰认识了前夫。那次见面接触并不多,但相互感觉不错,随后各奔东西。王海鸰思来想去,觉得这个人与自己家庭、职业相差无几,问题应该不大。就这样,他们就在连通信、电话都不多的情况下结婚了,那年王海鸰35岁,距离他们相识不过两个月时间。
遗憾的是,这段婚姻维持了不久便以失败告终,而婚姻终结的原因,王海鸰跟前夫并未有过交流。她说,“我们相处的时间非常短暂,可能在一起了之后才发现,这俩人,不大行。而结婚之后,我们又分开在了两个城市。年轻些还能互相磨合,但当时我们性格都已经定型,弹性很小。”
“好婚姻的关键在于‘选对’。面对生活,爱情的作用其实非常短暂,婚后真正起作用的,是相看两不厌的亲情。”王海鸰觉得,时下一些有关婚姻的价值观并无高下之分,大多数人对待感情还是郑重的,“过去我们那个年代,离婚代价很大,但因为这些强制的外在因素而维持婚姻则意味着痛苦,又何必呢。”
擅长写婚姻家庭题材
对女人来说,失败的婚姻固然意味着不幸,但在另外一个层面上,也为王海鸰的写作提供了一种可能。女性视角与作家的双重身份,赋予王海鸰良好的洞察力与表现力,而客观公正的态度,则为其作品的出色增加了另外的砝码。王海鸰的一部小说最初在《当代》杂志发表的时候,便让责编感到诧异:历来女性作者一般在描写失败婚姻之时常常是“怨妇”式的,王海鸰流露出的批判态度着实少见。
“作品发表后,有一些女性读者觉得,何必对女主人公这样刻薄。”理由在王海鸰看来则十分简单: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一味任由她去当怨妇,事情根本得不到解决,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
正因抱有一个自省的立场,王海鸰的作品获得巨大成功,并逐渐拿到“婚姻家庭题材第一写手”的美誉。王海鸰自己倒是很淡然:“给我这个头衔大概是宣传需要,我占了,别人就不好意思抢啦。”
王海鸰并未否认失败的婚姻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她一直说,如果没有结过婚,恐怕写不出婚后生活,因为凡事只有“进入”才能够“了解”,否则难以把握其本质:“不过我书里大量细枝末节的东西,是在这个了解之后进行的片段组合移花接木合理想象,是运用了一些写作技巧的。”
“走入婚姻,为我的书写提供了一种可能;而从其中跳出来,则让我对婚姻有一个更清晰的判断。”王海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