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追记作家贾大山:为人民抒怀(图)
//www.workercn.cn2015-05-21来源: 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不光是郝建华,在采访中,大家都对贾大山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称赞有加——

  肖杰讲道,有一次,贾大山写了一篇小说《中秋节》。他看后,提了一点修改意见,说好某日准时交稿,可是到了那天,一直等到晚上,贾大山也没来。第二天一上班,就听见门外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贾大山进了屋,向他解释说:“原打算昨天下午来,可我一琢磨,有个细节不合理,非改不行。下午改了,夜里抄了一遍,今儿起了个大早给你送来。”肖杰一看稿子,原先是8000字,现在却只有6000字了。“大山是个细心人,总是对作品字斟句酌、精雕细刻,绝不会有丝毫的马虎。我做编辑20多年,除了贾大山,没碰到过这样的作者。”

  康志刚讲道,他编的《贾大山文学作品全集》中,有一篇没有结尾的中篇小说《钟》,这是贾大山生平创作的80多篇小说中唯一的中篇小说。他记得,有一期《长城》杂志,曾刊发了下期的小说要目,这部中篇列于篇首。他看到后非常兴奋,期待着能早日一睹为快,等见到那期杂志,迫不及待地打开,却不见了踪影。后来,才听说是贾大山对这篇小说不甚满意,给编辑打电话,让人家从印刷厂把稿子撤了下来。他去世后,家人整理他的遗物时,才发现了这部小说的原稿,可惜最后一页遗失了。“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这部没有结尾的中篇小说,在今天看来,依然不失为一篇优秀之作。贾老师对待创作几近苛刻的严谨态度,非常值得今天的写作者们学习。”

  石家庄市文联原主席袁学骏讲道,1986年春,石家庄地委宣传部安排他为《太行文学》主编,他第一个便想到向贾大山约稿。大约两个多月后,一天贾大山风尘仆仆地来了,拿着他的小说《阴影》,歉意地说:“我写得慢,抄得慢,耽误事了吗?”袁学骏说:“没有,离规定的期限还有俩月呢。”再看那稿子写得十分整洁,有写错的地方,还剪下一块稿纸贴住,晾干了再把那个正确的字重新写好。“凡是当编辑的都有一个偏好,一看稿子整洁就心生好感。我便感叹了一声,说你真是认真写作的典范。他说,文人要尊重编辑的劳动,出名的是作家,不出名的是编辑,让你们看稿不费劲儿,我也高兴。”袁学骏说,这是他第一次听到一位作家讲出这番话,心里很是温暖。

  贾大山生前,对文学创作没有留下太多论述,用他的话说,就是“对于文学一向懒于理论的思考”。但是在这不多的文字中,大家的话仍然得到了充分印证——

  “我有个毛病,写了两篇之后,总喜欢放在自己的床下压它一段时间,让它降降温,过一阶段,再拿出来修改。”

  “一位朋友问我,《取经》写了多长时间?我觉得不好回答。要说动笔写,不过五六天,可是翻开我的日记本,1971年就有了一些人物的影子。还有一位朋友说:‘你掌握这方面的材料不少,可以写个中篇,怎么只写了个六千字的短篇呢?’我想,假如用可以盖一座楼房的材料盖几间平房,哪做檩,哪做梁,任你挑,任你拣,那平房一定盖得好;反之,假如用可以盖几间平房的材料盖一座楼房,那楼房肯定盖不成,你若硬要盖,东拼西凑,也盖不好。”

  阅读贾大山的作品,有一种美的享受,仿佛看见了那潺潺流淌于山间的清泉,纯洁干净,清澈见底。

  “贾老师是我的一面‘镜子’。我每次构思小说时,首先想到的会是这样一个问题:这篇作品,究竟要向读者传达什么?”康志刚告诉记者,贾大山创作时,提炼不出深刻的思想内涵不动笔。“他非常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社会功能,常对我说,咱们写小说,就是让人学好哩!他还说,你这个作品,敢不敢让你的孩子看,让你的子孙后代看?如果不敢,就不要写。他主张通过作品,让人动心,让人向善。”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始,中国文坛时尚多变、流派纷呈,各种思潮和写法让人应接不暇。贾大山却不为左右,从不逐潮,绝无媚俗,甚至自撰一联挂到书房:小径容我静,大路任人忙。

  他坚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他的目光所到之处,是他所熟悉的底层民众,是他们的生活冷暖,是他们的喜怒哀乐。在贾大山造就的世界里,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熠熠闪光。

  ——卖鞋的林掌柜在柜台上放着一把特制的小铡刀,只要有顾客怀疑鞋的品质,他就一刀铡断,送到顾客眼皮底下看。

  ——中医邵思农不但有高超的医术,更有高尚的医德,他利用行医之便,为西街一个常年吃药却拿不起药钱的鳏夫募集药费。

  ……

  传递真善美的同时,贾大山也用笔揭露着假恶丑。但这时的他,并不是金刚怒目,而是佛面佛心,批判中带着善意,审视里透着宽容,让人们看到黑暗中的光明。

  “贾老师的小说虽然有年头了,但与时代并不脱节。比如《年头岁尾》,讲的就是老夫妇俩,为得到宅基地,按当时的风气给干部送礼,结果新领导没有收礼,也把地批给了他们。故事既有对不正之风的鞭挞,也有对人性美的呼唤。让读者在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康志刚对记者说。

  贾大山对艺术理想的坚守,令众多文坛大家为之称道——

  著名作家孙犁曾言,“小说爱看贾大山,平淡之中有奇观。”赞赏他的作品是一方净土,未受污染的生活反映,也是作家一片慈悲之心向他的善男信女施洒甘霖。

  “用明净的心,写好的东西。”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一篇怀念文章中写道:“观其一生,他其实是一贯这样做的。他这种难能可贵的‘一贯’使他留给文坛、留给读者的就不仅是独具价值的小说,还有他那令人钦佩的品性。”

  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认为,贾大山一贯重视磨砺自己的“白描”功夫。在他的创作中,罕有荒诞、变形、魔幻等繁复的手法,它们多以素朴、明快、简洁的面貌,按生活的本来模样呈现出来,更多地显露出生活自身的美。

  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无论人间经历怎样沧桑,好的文艺作品,永远像阳光、清风一样,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

  “人也有字号,不能倒了字号。”

  贾大山其人,中等身材,黑红脸膛,开口说话总是带着几分和善的微笑。

  有一次,《长城》编辑部请画家韩羽为贾大山画一张漫画像。韩羽信心十足,“我闭着眼都能想出他的模样”。没料几番提笔,总感到难以传神。可不画又不行,编辑还等着稿子哩。最后灵机一动画了一个他的背影,并添补上几句话:“贾大山自甘寂寞,埋头写作,不喜出头露面,只画背影,意在颂彼之长;我本画技不高,难以肖似,只画背影,实为避己之短。”

  采访中,有一个细节让记者喟叹:贾大山名声在外,生前却无一本著作出版。

  上海文艺出版社曾给贾大山来信,主动要求为他的小说出集子,他没有答应。他说:“我是河北人,如果出书也只能先在河北出。”

  “省作协的领导曾多次提出帮他联系出版社,他心里感激,却婉言谢绝。起初我以为他工作忙,无暇顾及,就提出要帮他搜集整理,他不让。有热心朋友要为他找企业拉赞助,也有企业家朋友主动要资助他,他说:‘出书还得买书号,不出不出。’”康志刚告诉记者,贾大山去世后,才由省作协出资,出版了他的小说集。

  面朝文学、背对文坛的贾大山,就像一座巍峨大山,灿烂阳光下,风雨如磐中,云雾缭绕里,始终保持着本真,“我自岿然不动”。

  他不迷当官。省委宣传部、省文联领导让他到《河北文学》当主编,他不去。地委领导任命他为地区文联主任,那是正县级,他也不肯接受。

  他不迷名。北京某报社曾连续两次给肖杰来信,要他写写贾大山近来的创作情况和打算,并附上照片,以便在《作家动态》栏目上发表。当他向贾大山谈起此事时,贾大山摇摇头说:“我不是作家,我只是个业余作者,更没有什么动态。”

  他不迷利。一次,某电影制片厂邀请他去南方旅游参观,一切费用全包。别人劝他说这么好的事机会难得,去外面开阔开阔眼界挺好。“我不能无功受禄。人家要咱去是有想法的,我不会写电影剧本,以后也不打算写电影剧本。”他谢绝了对方的好意。一生中,除了河北省,他只去过北京和太原。

  他不迷赞歌。省里曾经专门为贾大山召开过作品讨论会,但是他却没有参加。他说:“我坐那儿,人家都会说好话,我要不在,人家就可以畅所欲言,好就好,不好就不好,有啥说啥。”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