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还有这些科幻作家值得读
◎王晋康
生于1948年的王晋康,是中国科幻文学界的领军人物,曾获国际科幻大会颁发的银河奖。他的作品风格苍凉沉郁,冷峻峭拔,富有浓厚的哲理意蕴,善于追踪20世纪最新的科学发现尤其是生物学发现,且注重科技对社会的影响,作品常表现人类被更高级形式生命取代的主题。
代表作有《西奈噩梦》《七重外壳》《类人》等。王晋康共获得中国科幻大奖银河奖9次,获奖篇目分别是:《亚当的回归》《天火》《生命之歌》《西奈噩梦》《七重外壳》《豹》《替天行道》《水星播种》《终极爆炸》。
◎韩松
韩松,生于重庆。曾在媒体任职。他的作品极富文学情趣,结构精巧,内蕴深远,可谓独树一帜,带有“诡谲之美”。韩松于1988年、1990年获中国科幻银河奖,1991年获世界华人科幻艺术奖,1995年获中国科幻文艺奖。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集《宇宙墓碑》、长篇小说《2066之西行漫记》、《让我们一起寻找外星人》、《红色海洋》等。
◎何夕
何夕,原名何宏伟,生于1971年的他自幼爱好科幻。1991年开始涉猎科幻小说创作,其创作以软科幻为主,主题专注于对宏观科学未来及人性善恶的探讨。他的多部作品,如《光恋》《电脑魔王》《平行》等曾获银河奖。曾停笔一段时间,在这之前发表作品时用的是原名,自1999年复出后改署“何夕”。现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六道众生》《伤心者》等。
◎陈楸帆
陈楸帆是80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艺术学院影视编导专业双学位,为中国更新代科幻作家之一,以现实主义和新浪潮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多从中国的视角展开,以赛博朋克式的审美表达对全球化的深切忧虑。代表作有《丽江的鱼儿们》《霾》《荒潮》等,作品曾多次获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科幻奇幻翻译奖、短篇奖等国内外奖项,其中《荒潮》更是获得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长篇小说金奖。
◎长铗
长铗,本名刘志鹏,曾以“北卡12号”为笔名发表科普文章,更新代科幻小说作家。其作品中现代与历史交错,古典作品里可时闻慷慨楚歌,现代作品里则渐露绮丽西风。绝大多数科幻作品鲜有“外星人”“飞船”等老生常谈的事物,曾被评价为“激情飞扬的理想主义者”。
他擅长把现代科学融入中国古风的浪漫叙事中,对赛博朋克题材的把握又显示出其西方宗教情怀的一面。其作品题材以计算机、科技史、哲学为主,写作风格多变,科学信息量很大。代表作有《昆仑》、《674号公路》、《扶桑之伤》、《屠龙之技》、《若马凯还活着》等,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三年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记者 田超 实习记者 徐瑞灏)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科幻不应把科学技术妖... | 2013-09-16 |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吴岩:传统科幻文学正... | 2013-09-16 |
刘慈欣:没有情怀就没有科幻 | 2013-09-16 |
刘慈欣:不去做就永远不会成功 | 2013-09-16 |
刘慈欣:科幻为电影而生 | 2013-09-16 |
刘慈欣:科幻小说就是为电影和游戏而生 | 2013-09-16 |
刘慈欣曾推荐书单: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 2013-09-16 |
刘慈欣:写科幻小说 做无神论者 | 2013-09-16 |
刘慈欣获雨果奖 其多部小说将陆续改编成电影 | 2013-09-16 |
刘慈欣式的科幻小说的魔力究竟在哪? | 2013-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