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刘慈欣:用思想拥抱宇宙(图)
//www.workercn.cn2016-02-04来源: 央视网
分享到:更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刘慈欣至今还清晰地记得1970年一个春日的夜晚,他站在河南省罗山县一个小村庄的池塘边,和村民们一起仰望晴朗的星空。夜凉如水,银河似练,空气中泛着早春清冽的味道。忽然,漆黑的天幕中有一颗小星星缓缓飞过。那是新中国刚刚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那一年,距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已有13年,距第一名宇航员飞出地球也有9年,而就在一个星期前,阿波罗13号飞船刚刚从险象环生的登月飞行中返回地球。那一年,刘慈欣7岁。

  刘慈欣幼小的心灵对那颗“飞行的小星星”充满了不可名状的好奇和向往。他当时并未觉得那满天群星与地球的距离比“那颗移动的小星星”远多少。“所以我觉得它是在星星间飞行,甚至担心它穿越那密密麻麻的星群时会撞上一颗。”

  多年以后,刘慈欣才从《十万个为什么》当中了解了那颗人造卫星与其它星星的距离。同时,也第一次知道了光年的概念。少年刘慈欣想象着光线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穿越那寒冷寂静的太空,他用想象努力把握着那令人战栗的广漠和深远,被一种巨大的恐惧和敬畏压倒,同时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感。

  这种快感在事隔几十年后被再次体验。2015年12月中旬,刘慈欣受中科院邀请去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参观暗物质卫星“悟空”的发射。当时,刘慈欣距离火箭发射地点只有1500米。当那颗硕大的“擎天柱”喷射着火焰咆哮而上时,刘慈欣感觉到大地都在震动。

  刘慈欣这种有异于常人的想象力注定了为科幻而生。1989年,刘慈欣开始创作科幻小说《超新星纪元》首版和《中国2185》,但均未发表。1999年才首次在《科幻世界》杂志上发表了《鲸歌》和《微观尽头》。自此,他奇丽诡谲的想象力如天马行空般肆意驰骋。《中国太阳》中,中国在太空中修建了一面巨大的镜子用来调节气候;《流浪地球》中,当科学家们得知太阳即将毁灭,开始在地球的一侧安装巨大的发动机,试图将地球环境圈打包成移民方舟;《超新星纪元》中,因为距离突然爆发的超新星太近,受到强烈辐射的人类开始大量死亡,地球上最终只剩下13岁以下的孩子……2006年,《三体》横空出世。

  在这期间,刘慈欣的作品蝉联1999—2006年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并获得2010年赵树理文学奖、2011年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以及2010-2011年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科幻作家奖等奖项。《三体》更是在国内外获得了巨大殊荣。

  刘慈欣的作品不仅是硬科幻,更具人文情怀;不仅是科技的较量与比拼,也不乏人性的挖掘;不仅描述了未来,也反思了历史;并从整个地球甚至整个宇宙的角度去理解生命。

  “我只是想通过科幻小说,用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的世界,在那些世界中展现科学所揭示的大自然的诗意,讲述人与宇宙之间浪漫的传奇。”刘慈欣在英文版《三体》的前言中写道。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