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刘慈欣:“我不是外星人,但地球上有外星人,这不奇怪”(图)
//www.workercn.cn2015-09-11来源: 山西晚报
分享到:更多

  刘慈欣给记者签名

  科幻文学是最具世界性的文学。在科幻文学中,人类往往是以一个整体出现的,而不是以种族和国家出现的。科幻文学中的人物所面对的灾难、挫折、危险,是整个人类共同面对的,而不是某个民族面对的。

  以上,表达了大刘(粉丝们对刘慈欣的“爱称”)对科幻文学的宇宙情怀。在他看来,自己既不是一个阳泉人,不是一个山西人,也不是地球人,而是一个宇宙人,他胸中装着的是宇宙,是全人类。说这样的话,似乎有点太大了。但这是几次采访、接触,大刘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作为代表我国科幻文学高峰的小说作家,刘慈欣,在“三体”再一次获奖,并且获得的是世界科幻文学最高奖项之后,终于被山西认可,也使得中国的主流文学群体,不得不正视他的存在。

  但刘慈欣的态度和以往没什么不同。他说,科幻文学的低迷并不会因为我一个人而改变。

  一如既往地理性、冷静、平和。

  似乎什么都没变。

  但似乎,有什么被触动了。

  在“三体”系列中有个情节,为应对三体人入侵的危机,地球推出面壁计划,执行这一计划的地球人,被称作面壁者。相应地,三体人中,应对地球面壁计划、试图成功突破地球防线的,就是破壁者。

  今天,我们要为您全方位解读刘慈欣,走进他的内心,做刘慈欣的“破壁者”。

  关于“雨果奖”

  “这条路,我们走了100年,我只是走了最后的一段路”

  获“雨果奖”之前,“三体”1销量大约是30000多册。虽然这个销量在国内不算什么,但一般中国输出到美国的小说只能卖几百册。而获得“雨果奖”之后的几个小时内,这本书的销量从中国亚马逊的第50多位一下跳到了第一位,全球亚马逊网站的将近2000位一下上升到了500位!

  大刘说,这完全超过了美国销售公司的预想。

  这是中国的科幻长篇首次获得世界科幻大奖,国内读者极力追捧,美国读者也很给力,但大刘却丝毫兴奋不起来,因为在他心里,这个奖,不是他一个人得的,他的背后,站着一群人,他的成就,代表了中国科幻人一个世纪的努力。

  山西晚报:“雨果奖”结果公布后,我们第一时间采访了您。电话中,您很平静,这让我们很不解,这可是世界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奖啊!

  刘慈欣:获奖我当然很高兴,而且这个奖对于我们这群科幻人、对于中国科幻来说,有一个很大的意义——科幻作为一个舶来品,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晚。大约在晚清时期,西方的科幻就已进入中国。我们大量输入科幻,有了中国的科幻作家,创作出中国自己的科幻作品。后来又经历了漫长的时代,经过了许多起起落落,到不久前,我们开始向西方反向输出科幻作品。现在,我们反向输出的科幻作品,得到了西方的最高认同,雨果奖就是这个最高认同。这条路,走了整整100年,100年。

  在这条路上,走过了很多值得怀念、伟大的人,比如梁启超,他有一部科幻作品,描写的就是现在上海的世博会,江底隧道他都预测到了;还有鲁迅先生,他是第一个对中国科幻给出定义的人,他有句著名的话,是描述科幻的——“经以科学,维以人文”,鲁迅先生也是大力推广科幻小说的第一人。后来发展到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科幻作家们像郑文光、叶永烈、童恩正、肖建亨等等。

  在这100年的路上,我只是走过了最后的这一段而已。

  但另一方面,得这个奖我很淡定,没觉得有什么狂喜。因为我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看的,不是为了某个奖去写的。“雨果奖”对我个人来说,其最大意义是,能让更多世界各地的人读到我的作品。仅此而已。

  而且,“三体”是个特例,它代表不了中国科幻文学的状况,从我个人而言,它甚至代表不了我作品的整体状况。因为除了“三体”之外,我其他的作品并不成功,至少没有“三体”这么成功。所以这一点我很清醒,就抱着一个平常心去看这个事。

  山西晚报:“三体”获得“雨果奖”,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吗?

  刘慈欣:科幻文学其实有一个特殊的、别的文学没有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一个国家的晴雨表。它在英国诞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而那个时候正是大英帝国上升为日不落帝国的时期。然后从英国迅速转移到了美国,黄金时代是上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正是美国科技迅速上升的时期。科幻文学发达的国家,肯定是一个发达国家。而现在,三体获得“雨果奖”,这和中国国力的上升是密切相关的。这一点,美国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首先想到了。中国第一部反输出的科幻长篇小说就获得了美国科幻文学的最高奖,这绝不能仅仅从作品本身来分析,肯定有别的原因。

1 2 3 4 5 6 共6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