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以文为家,以笔为马
//www.workercn.cn2016-04-14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曹文轩 张芳曼制图

《草房子》的封面。张芳曼制图

《青铜葵花》的封面。张芳曼制图

《火印》的封面。张芳曼制图

  4月4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曹文轩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

  国际安徒生奖由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于1956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旨在奖励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和插画家。曹文轩实现了华人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近日,本报记者就儿童文学与读书创作等有关问题采访了曹文轩。

  儿童文学是培养

  高雅趣味与高贵品质的文学

  记者:首先祝贺你斩获国际安徒生奖。请问你如何看待这个奖项?以安徒生命名这个大奖是否意味着对经典儿童文学传统的一种接续?

  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大河的源头之一就是安徒生,中国儿童文学的躯体里流淌着安徒生的血液。这鲜艳而纯净的血液一直滋润着中国的儿童文学。但是,现在儿童文学创作领域似乎有一种趋向,就是安徒生的种种品质和情调,比如忧伤、美感、悲悯、纯净、高雅,正从儿童文学的文字世界中褪去,代之而起的是喧哗、热闹、空洞的傻笑。中国一些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习惯于把过去一些值得怀念的美好东西摧毁掉。他们认为安徒生是可以怀疑的,要往安徒生脸上吐唾沫。好在,更多的人——包括我在内,认为安徒生是活着的,还活在他的作品里,他的作品以及他的人文精神和文学精神依然是人类所需要的,甚至是必需的。“国际安徒生奖”的设立以及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就是一个证明。

  记者:安徒生奖颁奖词中提到你的作品“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其实童年记忆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幸福与快乐的,可为什么你更愿意选择书写悲伤与苦痛?

  曹文轩:我小的时候很贫穷。当时中国的农村发展很缓慢。自然灾害再加上人为因素,中国的经济状况不太好。但是,今天再回过头去看,我那样的一个童年,却给了我许多非常重要的生活积累。因为生活贫困,人人都满怀着真诚的爱。小时候的许多事至今仍在我头脑中留有极深的印象,这种艰苦生活是我提笔写作的一大原因,也是我今天创作的基础。

  苦难主题确实是我作品的基本主题之一,这个主题不是凭空强加于我的文字的,而是我在对人性、存在、世界感知之后的切身体验,是我的一个判断。我相信这个判断是准确的。我并不拒绝苦难,实际上苦难是无法拒绝的。与其逃避它,不如接受它,永远在面对它的时候保持优雅的风度。与其仇恨它,不如面对它的时候抱有感恩之心。我愿意向我的读者传输这样一种对苦难的解读和态度。

  记者:有的作家认为,儿童文学是写给小读者看的,因此内容浅显。我也感觉在儿童文学界似乎有一种“身份焦虑”,大家感到儿童文学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对此你怎么看?

  曹文轩:从文学性来讲,儿童文学没有任何特殊性。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所具有的元素和品质是完全一致的——儿童文学是文学。如果只有“儿童”没有“文学”,这样的儿童文学只会停滞于读者的童年,是根本无法跟随这个读者一路前行的。优秀的儿童文学可以让一个孩子在长大以后,甚至垂暮之年,都还念念不忘,都还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优秀的儿童文学是可以伴随一个人的精神成长的。

  一些儿童文学作家提出了“蹲下来写作”的概念。可是,大量被公认为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家对这种姿态都不屑一顾。E·B·怀特曾说:“任何专门蹲下来为孩子写作的人都是在浪费时间……任何东西,孩子都可以拿来玩。如果他们正处在一个能够抓住他们注意力的语境中,他们会喜欢那些让他们费劲的文字的。”蹲下,没有必要;儿童甚至厌恶蹲下来与他们说话的人,他们更喜欢仰视比他们高大的人的面孔。

  经验告诉我们:儿童确实有儿童的天性,但他们是可培养、可塑造的。儿童文学应是一种培养他们高雅趣味、高贵品质的文学,而不是一味顺从他们天性的文学。所以,儿童文学的读者并非确定不变,我们可以用我们认为最好的、最理想的文字,将他们培养成最好、最理想的读者。

  记者:据介绍你有50多种书被翻译到国外。你觉得当代中国儿童文学在向外传播的时候,是否还存在着不易逾越的文化隔阂?

  曹文轩:世界上不存在一个只被本国民族所理解而世界无法理解的伟大作家。美国著名作家弗兰克·诺里斯在论什么样的作家为伟大作家时说:“成为本国头号伟大作家的,他必然不属于那个国家,他必将和托尔斯泰一样,是全世界的财富;提到托尔斯泰,难道不首先说他是小说家,其次才说他是俄国的,不是吗?”

  所以,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应当积极走向世界。作为承继几千年文学传统的中国当代作家,有责任与世界各民族的作家一起,为人类创造最优秀的精神财富,并且通过自己文学的优质,对国际文化产生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研究走向世界的前提和方略。相信世界总有一天会克服偏见、语言等障碍,看到东方的中国有一块崭新的、并越来越生机勃勃的文场。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