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乱开玩笑惹出大麻烦
1949年后,吴宓态度发生重大变化。
此前吴宓对鲁迅不以为然,曾说:“宓之实际更胜过鲁迅多多,乃一生曾无美满之遇合。”认为鲁迅的写作是“刻酷之讥讽”,“其著作之害世,实非浅鲜”。
1932年11月,鲁迅自上海回北京探望母亲,在5所大学发表演讲,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朱自清两次邀请,鲁迅均称“抽不出时间”。朱自清与鲁迅有姻亲关系,鲁迅是他的远房姑父,朱推测鲁对“清华印象不好”。
据学者郑鹏飞考证,鲁迅当时完全抽得出时间,因两所大学邀请鲁迅时间比清华还晚,鲁迅也去演讲了。朱24日拜访鲁,25日和26日,鲁却去逛书店、商场和庙会。
当年鲁迅为与许广平结婚而离京,小报上曾遍布谣言,让鲁迅对生人极警惕。
清华国学院在1929年时已停办,但影响巨大,给主张反传统的鲁迅留下不良印象。可见,鲁迅对吴宓仍有成见。
1951年,鲁迅诞辰70周年纪念时,吴宓所在的重庆大学中文系召开纪念鲁迅座谈会,当年《学衡》中坚邵祖平即席讲笑话,说“鲁迅先生……不修边幅的,吊儿郎当的”, “鲁迅的深刻是什么?就是他不敢直说,故意把话弯弯曲曲的”。还说鲁迅批章士钊,因为章罢了鲁的官。
邵祖平是章士钊的弟子,这番言论传出后,当时重庆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沙汀撰文称这不是偶然事件,他质问为何无人当场指责,“犯了严重的自由主义错误”。
吴宓在日记中记道:“波澜大起矣。”
推了半天还是没躲过去
因《学衡》再度被提起,吴宓只好多次表态:“那时我们有些观点绝对了,鲁迅是对的。”“被鲁迅先生批过,该批,该批。”
在自编年谱中,吴宓特意提到《估〈学衡〉》,说“(该文)甚短,专就第一期立论……(第一期)所登之古文、诗、词皆邵祖平一人所作,甚陋劣”,并注“鲁迅先生此言,实甚公允”。将责任推到原本与己有矛盾的胡先骕、邵祖平身上。
邵祖平被打成“反革命”后,吴宓在日记中说:“祸累几及于宓,亦可谓不智之甚者矣。”
上世纪50至60年代,吴宓多次阅读鲁迅的文集,从不评论,但从“宓读鲁迅全集。归途,入崖厕”看,似有含义。1957年,他写下“宓痛恨刻薄讥讽之言,何益之深喜鲁迅一派之文章”。
“文革”中,吴宓遭武斗,一次批判大会上,72岁的吴宓被勒令下跪两个多小时,76岁时,因干不动重活,吴宓被架上高台示众,后被推下,摔断左腿。腿伤稍好,即令打扫厕所。
吴宓学生张致强曾撰文说,吴宓不愿火化,单位将他送到老家的亲属家,该亲属觉得吴全国闻名,应该很有钱,天天逼讨。吴向无积蓄,亲属不信,将他安置在废弃窑洞中,每星期送一袋窝头和一瓶开水。1977年冬,吴宓一直未出门,邻居查看时,已经去世。此说真实与否,尚有争议。
吴宓曾说自己能活3个28岁,他去世时果然84岁。以他晚年境况,未写出有水准著作,也在情理中。(唐山)
夏志清安详告别 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学(图) | 2014-01-01 |
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纽约去世 致力于“优... | 2014-01-01 |
鲁迅官场生涯:曾做过“处级”公务员 | 2014-01-01 |
鲁迅曾做过“处级”公务员 | 2014-01-01 |
鲁迅参评诺贝尔文学奖的由来 | 2014-01-01 |
鲁迅参评诺贝尔文学奖由来:刘半农受高本汉... | 2014-01-01 |
盘点与诺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作家 | 2014-01-01 |
“我在鲁迅海边捡了些贝壳”(图) | 2014-01-01 |
张梦阳沉潜40载写出百万字《鲁迅全传》 ... | 2014-01-01 |
误读与还原:鲁迅这个人 | 2014-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