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九旬教授手写“亲民”高数参考书
//www.workercn.cn2017-07-13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

  1925年出生于四川广汉的谢绪恺,乍看起来头发花白、身形瘦削,90多岁的高龄有着七十几岁的矍铄精神。这个说话带有浓重的四川口音、为人谦逊平和的“小老头”,坚持以小数点后一位计算年龄,告诉记者自己周岁91.6岁,还可以拥有大把时光。其实,这位其貌不扬的低调老人,曾有着“显赫”的过去: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中国第一家软件上市公司东软的创办者刘积仁等一批学术精英的老师;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的学术能力就得到了钱学森、秦元勋等名垂一时的“大咖”认可;他在32岁提出的“谢绪恺判据”,让国际控制学界第一次出现了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研究成果……

  “数学教育应担负起理性文明和科学精神启蒙的使命。因为数学是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利器,更是人类思维的体操。”从1994年刚组建东北大学理学院时,担任首任院长开疆拓土,到引进人才、理学院博士生导师零的突破,这位早到了含饴弄孙年纪的老人每天废寝忘食,认真思考并规划着数学与教育的未来。

  “从1950年我走上讲台讲数学,到2005年走下讲台,屈指算来,整整55年,始终深深地热爱着这个学科。”摩挲着教材,谢绪恺坦言自己从未对数学感到厌倦。“数学是最好学的,因为它讲道理。数学的逻辑力量,可以给人追求真理的勇气。”

  从“铸剑”到“用剑”

  “好感动”“这样的老人,这样的教授才值得我们尊敬和热爱”“这样的老师请给我一打”……随着谢绪恺老人手写教材的故事在微博流传,上万名网民为其点赞,各式赞许评论数千条。

  “通过这本书,谢老师教给了我们怎样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改革。”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柴天佑表示,谢老对学生充满了爱,老师只有以身作则、认真负责,才能培养出好的学生。

  东北大学1978级校友、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宋铁瑜回忆道,谢绪恺老人讲课是出了名严谨认真、深入浅出,经常提出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在课后答疑环节,不管被多少学生重重包围,不管问题有多难,他都能对答如流,学生们也是发自内心地佩服他。”

  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通俗易懂的《高数笔谈》,并非老人的封笔之作。老人告诉记者,目前自己正准备写《高数笔谈》的姊妹篇《工数笔谈》。“如果说数学专业的学生学数学是‘铸剑’,那么其他专业的学生更需要‘用剑’。我想通过一本理论高度联系实际的辅导资料,让抽象的数学变得简单,打消学生的畏难心理。”

  “没有用不上的数学,学生是我不竭的动力之源。”望着窗边斜挂的夕阳,谢绪恺老人露出了恬淡的笑容。“中国知识分子讲究‘立德、立功、立言’,我自持无法全部做到,便挑选自己能够做到的一点,就是‘立言’——把自己毕生所学集结成书,方便学生参考借鉴。”

  “如果我的著作能够对学生有一点点的提升,那我就会非常快乐。为学生、为科学付出,就是我的幸福。”这,就是一位老者的为学之心、师者之道。(“中国网事”记者王莹、彭卓)据新华社沈阳7月12日电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