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王金桥:教会机器人“看脸”

2017-10-18 13:25:49

  在中科院,王金桥还有另一个头衔: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被公认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最尖端的研究机构。

  “模式识别”指的是什么?它与王金桥所研究的脸识别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王金桥推推眼镜,不紧不慢地解答了记者的疑问:模式识别是通过计算机,用数学建模方法,来研究模式的自动处理和判读,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在的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下设三维重建、语音、图像和视频分析、翻译、医学图像等七八个小组,王金桥在图像与视频分析组,主要从事脸识别和目标识别研究。

  几年前,王金桥回饶阳老家过年,常有村里人打听他在北京“研究啥”。当他回答说研究模式识别时,村里人都是先一愣,若有所思地“哦”一声,这个话题就结束了。

  央视节目播出后,老家的好几个亲戚给他打电话说,“现在才知道,原来你鼓捣的东西这么厉害!”

  多年“养在深闺”,一朝“惊艳世界”。

  这也难怪。脸识别作为模式识别的一种应用,是在计算机技术进步和高清摄像技术的发展下才迎来了春天。

  事实上,这项技术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进入科学家的研究领域,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脸识别还停留在研究阶段。到20世纪90年代,人脸识别才在欧美国家进入初级应用阶段。

  2004年,王金桥硕士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的方向细化为模式识别和智能系统。这个曾经是全县高考状元,本科入学时却因专业调剂才与电子技术接触的年轻人,由此幸运地走向了脸识别研究的前沿。

  电脑、机器人,是如何做到脸识别的呢?

  请教王金桥这个问题时,记者特别担心他说出来一番高深的理论。王金桥又笑:“最近问这个问题的记者很多。”

  “那您会烦吗?一遍遍解释。”记者问。

  “不会,科学的内容包含答疑解惑。”

  王金桥笑着解释,脸识别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应用,最初的应用也并不是专门识别人脸或动物的面孔,而是通过人类手工设计的特征来分析辨别物品。比如通过车辆长宽高等信息来识别车辆特征,“但随着车辆品牌、种类的增多,手工输入忙不过来了,科学家开始尝试让机器学会自动去分析查找车和车之间的差异。”

  电脑、机器人的这种识别能力,不像人类识别那样容易受到情绪、精力的影响。2014年,脸识别技术在人脸识别的精度方面,第一次超过人类97.53%的平均水平,达到98.52%。2016年,人工智能在图像分类任务中的错误率已降至4.94%,而人眼辨识的错误率约为5.1%。

  这,是否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经战胜了人类呢?

  王金桥笑着摇摇头,人类大脑的思维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启发的神经活动过程,而电脑是数据驱动的机械过程,即便机器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人类,但这种超越人类是限定领域的,不能说机器比人厉害。

  “未来会出现机器人为人类工作,但最终是人类在控制机器。人工智能确实在近几年有了飞速发展,但也没有人们想得那么夸张。换句话说,机器的感知能力在特定领域能超越人类,比如比人类更能注意到某些细节,但理解能力还是短板。至少目前我的机器还不能自己研究出微积分。”王金桥大笑。

  揭开人工智能应用的“冰山一角”

  科学家这个职业,在普通人眼里,总是有点高冷,好像很有距离感。但他们创造的未来却离我们越来越近。

  人工智能被誉为人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无人驾驶已经测试了多次,机器写的新闻也已经上了头条。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人工智能又会带给我们什么呢?

1 2 3 4 共4页

来源:河北日报
编辑:牛文娴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十九大代表风采录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讲述匠人故事 传承匠心力量

  • 热点人物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23年,用心血铸...

  • 热点人物

    三代人的坚守铸就塞罕坝精神

资讯·快评

娱乐 · 体育

  • “姑姑”李若彤现身 这次古墓大不同

      本周五,根据悬疑作家蔡骏同名原著改编的电影《蝴蝶公墓》就将正式上映,对于很多观众来说,最大看点莫过于回归大银幕的李若彤。

  • 米杨确认新赛季效力上海(图)

      天津籍排球运动员、二传手米杨在全运会后与福建女排合同到期。新赛季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即将开始,昨天米杨在接受采访时确认她新赛季将为上海女排效力。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缤果盒子创始人陈子林:想更便利必须无人

      3年前,当陈子林决定做无人便利店的时候,有人笑话他,也有人离开他,“他们说我疯了”。3年后,“缤果盒子”从广东中山这样的小城市走到了中国互联网创业的中心北京。

  • 吴仕刚:茶产业铺就了致富路

      自从家里开农家乐以来,花溪区久安乡雪厂村的吴仕刚一家每天都忙个不停。   吴仕刚家开的农家乐名叫“醉茶香”。“醉茶香”为何让很多客人“醉”在其中?吴仕刚道出了他的“生意经”。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