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说黄准。
黄是浙江黄岩人,也是位响当当的音乐家。她12岁就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捕入狱,被地下党营救出来后,随即到了延安,进了鲁艺,成了冼星海的学生。黄准曾为《新儿女英雄传》《女篮五号》《青春万岁》《牧马人》 等数百部影视作品作曲,最有名的,当数《红色娘子军》连歌。据黄准传记透露的细节,她创作这首曲子前,曾夸下“海口”,要写一首能流传下去的、为群众喜爱的新的革命歌曲。随后,她跟着摄制组,天天泡在现场,并深入生活,收集了众多的海南民歌,最终创作出了流传至今的《红色娘子军》连歌,节奏鲜明,铿锵有力,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振奋。
鲁艺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着和他们老师一样的风格,满怀激情,扎根大地,开出了本民族音乐的鲜艳之花。
3
我问冼妮娜,冼星海的音乐才能是如何培养起来的?
冼妮娜只简单说是后天的勤奋,但话锋马上转到奶奶黄苏英。
我最佩服我奶奶了,没有她的努力,就没有我父亲的音乐成就。我奶奶常唱的 《顶硬上》,你知道吗?
我知道的,此前,我已经做过比较多的功课,知道黄苏英是一位毅力顽强的母亲。
《顶硬上》,是一首粤语歌。
歌词是这样的:
顶硬上,鬼叫你穷,哎呵哟呵哎呵哟呵。
铁打心肝铜打肺,立实心肠去捱世,哎呵哟呵哎呵哟呵。
捱得好,发达早,老来叹番好。
血呵、汗呵、穷呵、饿呵,哎呵哟呵哎呵哟呵。
顶硬上,鬼叫你穷,
转弯、抹角、撞吓呢!留神呢!借光呢!哎呵哟呵哎呵哟呵,
顶硬上,鬼叫你穷。
这首《顶硬上》,其实是码头苦力唱的劳动号子,但从歌声和歌词看,显然已经不再是对命运的叹息,而是一种不屈的呐喊,一种强力的抗争。黄苏英就用这样的曲和词,从小教育她的儿子,冼星海的骨子里血液中,仿佛天生就有一股自强拼搏的精神。
我去湴湄,在星海路海生街(其实是条水泥村道)上走,这个地方叫沙头顶。道一边是条小河,河边人家一户连着一户。另一边接着广阔的田野,甘蔗丛林茂密,芭蕉树宽大的叶子中间,往往藏着成串的青香蕉,龙眼树的枝叶常常将道路掩盖,青叶里挂着密集的龙眼。看着我们的馋相,刘迪生笑说,再过十几天,就可以吃了。
星海路的尽头,是宽阔的河面,谢克忠让我们停下来,指着河边的石阶:这里,就是冼星海的故里,他们家是疍民,就是船民,以船为家的,以前,他父亲捕鱼,就在这里上岸。
我们望着茫茫河面,外面连着大海,那一片海,就是冼星海的父亲和母亲打鱼的地方。冼星海的父亲,是个船工,以打鱼为生,36岁被大海吞没生命,而那时,冼星海还没有出生。冼星海的母亲,带着年幼的冼星海,一直在澳门、新加坡、广州等地漂泊。
冼妮娜说,她爷爷、曾外祖父,有可能也当过海员,爷爷去世后,她奶奶就带着她父亲随曾外祖父漂洋生活。
河埠头上,有一排四棵大树,我不知道是不是榕树,从树的年纪上判断,至少上百年了,虬枝老态,枝叶相交,营造出大片安静之地,当年,冼星海的父母亲将船拴好后,说不定就在此摆摊售鱼,树下人来人往,该是极热闹的鱼市。
我说到这里,冼妮娜笑笑,那个河埠头,她也去过好几次,每次都有相当的感慨。这样的小船上,竟然培养出了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她真佩服奶奶的远见。
1918年,黄苏英将13岁的冼星海送进了岭南大学附中的义学,让他学习小提琴,后来冼星海进入了岭南附中的本校。不说冼星海的音乐天分,单是黄苏英的举动,就足见她的远识。穷人去学音乐专业,在温饱都没有解决的环境中,勇气和远见,二者不可缺一。
冼星海后来巨大的音乐成就,也充分证明,黄苏英的《顶硬上》,就是他强大的精神支柱。
4
我再问冼妮娜:您现在还保留着父亲多少遗物呢?
冼妮娜说:老家湴湄村纪念馆里的东西,好多是我们捐献的。我家里还有他穿过的西装、用过的小提琴、一些手稿、毛主席送给他的派克笔,还有一支指挥棒。这支金属指挥棒,他用来指挥过《黄河大合唱》,还是我父亲的学生林渊转送我的。
话题回到《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的所有作品中,以这部组曲最为著名。冼妮娜告诉我,冼星海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她主编出版了《黄河大合唱》。之前编辑的过程中,她曾专程拜访了光未然先生。光未然比她父亲小8岁,在谱写《黄河大合唱》之前,他们曾两度合作过。她去拜访光先生,他看到她,非常高兴。
我问:光先生是不是送了两斤白糖激励您父亲呀?
冼妮娜回:是的,的确。公开见诸媒体的情节,最早也是我提供的。当时在延安生活困难,我父亲又喜欢吃甜食,光叔叔就托人弄了两斤白糖,以此来激发他的创作激情。我父亲喜欢喝咖啡,但延安哪来的咖啡啊,我母亲就自己制作“土咖啡”,她将黄豆炒熟,磨成粉,加点红糖泡水。
《黄河大合唱》共八章,除“黄河怨”“黄河颂”两章修改过三四次外,其他都是一气呵成。
《黄河大合唱》演出成功后,我父亲收到了毛主席的礼物——一支派克笔、一瓶墨水。主席将心爱的笔送给父亲,用意很明显,他是鼓励我父亲,用笔继续谱出人民喜爱的好曲子,好曲赛过千军万马!
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医院。
1945年11月14日,延安各界为冼星海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毛主席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
说到这里,冼妮娜的眼圈有点红,她说,父亲当时只有40岁啊,太年轻了。7岁的她,佩戴着黑纱,被母亲牵着参加了父亲的追悼会。11月凌厉的寒风冻人脸,她参加父亲的追悼会,看着照片上父亲那熟悉的脸,她和母亲一起流下了悲痛的眼泪,那就是她日思夜想的父亲。
冼妮娜说,她后来去过莫斯科,去过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追寻父亲当年的足迹。当她站在阿拉木图的冼星海大街上时,她十分欣慰,异国人民的怀念,是对冼星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作贡献的充分肯定。
5
和冼妮娜告别时,她要我在送她的书上签名、签日期时说,就写昨天的日期吧,7月17日。我有些不解,今天7月18啊,她回我,这是聂耳逝世的日子,每年这个日子,我都会给聂叔叔的亲人打个电话,昨天,我就和聂叔叔的侄女聂丽华打了电话。
1935年7月17日,《义勇军进行曲》 的作曲者,年仅23岁的聂耳不幸去世。
我想,冼妮娜心里记挂着另一位人民音乐家,同时也是在纪念她的父亲。巨匠虽已逝去,但他们的音乐,却时刻在激励着国人的心。
他们是永恒而不朽的光。(陆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