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一块显示屏,1500多台深松机的操作画面同时进行现场直播,每台机器的型号、机手姓名、电话、作业面积、作业轨迹、作业参数、作业质量合格率等等一目了然。
“这套系统我们已经在全国21个省市安装了2万多套,可以实时反映深松作业深度、面积和作业图片。”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孟志军说,系统实现了农机作业远程监控和远程指导的业务化运行,对于农机作业的大数据管理、开发是非常有益的实践。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整地”;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增加深松土地2亿亩”。尽管一直有补贴政策,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手段,深松作业管理往往以人工抽检为主,工作量大、检测效率低,作业质量难以定量评价,很多地方部门甚至不愿意承接这项监管任务。
从小就喜欢“认死理儿”的孟志军有点儿倔,只要是认准的事,就非得踏踏实实做出个样子来。“农机深松整地能够打破犁底层、增加耕层深度、提高蓄水保墒能力,对于我国耕地保护意义巨大。”孟志军解释。
农民们不用再“背朝黄土面朝天”
1999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了由当时国家计委所支持的“北京精准农业示范工程”,旨在通过引进国外的精准农业技术与装备,消化吸收之后进行自主研发并在国内进行推广。
“精准农业体现了在农业生产中‘需要什么就给什么、需要多少就给多少’的因地制宜、精细定位投入管理思路。”孟志军说。2005年,通过基于精准农业的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的研究,孟志军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之后,通过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20余项,孟志军带领团队在农机北斗导航、精准作业控制、农机作业智能监测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其个人也入选了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和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了“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北京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让孟志军欣慰的是,通过田间地头的实践、改良,其团队研发的技术产品在20多个省区1000多个农机专业合作社、100多个国营农场得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农民们再也不用“背朝黄土面朝天”那般辛苦劳作了。
产学研深度融合需要走到田间地头
从实验室埋头科研到走到田间地头实践操作,近些年的种种经历给了孟志军颇多感慨,“产学研深度融合一定不是在实验室里就能实现的,需要走到田间地头,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把机器效果验证出来。”
曾经,为了给插秧机配自动导航,他们需要赤脚站在东北5月份冰冷的水里面;为了进行拖拉机自动导航系统的生产考核,需要通宵熬夜跟踪设备效果。让人倍感煎熬的还有自主研发设备——自动导航系统的第一次大面积推广。“假如一台播种机作业面积是1200亩,500台机器就是60万亩地,如果机器出现问题影响到播种,这个损失和压力是很难承受的。”孟志军坦言。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孟志军感觉融合卫星导航定位、智能测控与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农业装备技术在21世纪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中将越来越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给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现代化的春天就要来了。” 孟志军非常激动。(蒋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