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芳 摄
人物档案
法文哲,生于一九八○年,陕西省扶风县人,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月球与行星科学、微波遥感研究工作。
“一颗探月卫星价值十几亿,获得的大量数据不能被埋没,我们要去分析!”十年前,“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绕月,我国迈出了探月工程的第一步。这也是法文哲分析月球探测数据的开始,他成为我国该领域首批学者。
最近,这位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员正忙着修改“月球极区挥发分报告白皮书”,这份白皮书将对未来10年“月球极区挥发分”的探测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
“探月是全人类的事。”法文哲坐在靠背椅上慢条斯理地说:“‘阿波罗时代’是人类第一个探月高潮。本世纪初,是人类第二个探月高潮。”
微卷的头发和络腮胡,一米八几的身高,令这位80后教授看上去像个“奇异博士”。
有能力发射探月卫星的国家名单,越来越长。在没有协调的情况下,多国使用相同的仪器,探测月球表面的同一着陆区,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这样,得到的月表数据其实是一样的。”法文哲微微一笑,“为避免重复,听听各国的探月计划,再协调下,能让人类探月的科学价值最大化。”
法文哲8月受邀去了一趟美国宇航局约翰逊航天中心。在两天半的时间里,他与美国宇航局、欧空局等11位不同国籍的月球科学家,听了世界各航天机构关于未来10年“月球探测计划”的详细报告。
“这对我国今后月球极区采样应该怎么做会有帮助。”他说。
法文哲停顿了一下,似乎有些无奈,“国际上终于承认,中国有科学家在做月球研究工作,中国科学家能为人类认识月球作出贡献”。
“偏见”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不敢接法文哲递的名片,不敢直接到中国进行科学访问,也不敢直接回复他发的邮件。
在法文哲办公室墙面、玻璃门上贴着大大小小的月球表面图或撞击坑图,书柜里藏着一些月球和微波遥感相关的书籍和纪念品。
他拿出一张印有“嫦娥探月”工程标志的贴画递给科技日报记者。“一些科学家对中国很友好,会主动访问中国。这是外国科学家自己花钱制作的,会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对月球感兴趣的人。”法文哲说。
不过,他皱了下眉说:“国际上还是有些人对中国月球科学研究有偏见,排斥中国。”
这是近几年法文哲的遭遇:美国宇航局科学家不敢接他递的名片,不敢直接到中国进行科学访问,也不敢直接回复他发的邮件。
“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技术上各国是保密的,因为技术一旦申请专利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法文哲苦笑道,“但科学不应该,科学应该是开放的。”
“月球与行星科学会议”是1970年“阿波罗时代”以来便开始举办的月球科学家盛会。
2010年,法文哲接到了会议邀请函,上面写着:本会议邀请美国、欧洲和中国等世界各国从事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参加会议。但从2013年开始,邀请函上列举了主要航天国家,唯独没有中国。“我每年收到邀请函后,都会发邮件给会议主办方,争取把中国的名字加到会议邀请函中,可也没争取到什么。”
法文哲会在邮件上写:中国发射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对国际月球探测工作有贡献。国际会议该把中国写上去,为什么没有?
去年情况突然改变,该会议邀请函不再列举国家,只用“世界各国”来替代。是不是自己的邮件终于发挥了作用?法文哲不好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