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总师离世前三小时……

祭我国航空科技工业开拓者叶正大

2017-12-18 11:07:12

  12月14日下午4点多,京城太阳西垂,寒气袭人。92岁的谢绍明面色凝重,在儿女搀扶下,赶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他要探望一位重要的故友。

  谢绍明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谢子长之子,曾任原国家科委三局、科技管理局局长,原国家科委特邀顾问。他与医院这位老友相交近70年。“听说他病危,我一定要来看看他。”谢绍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病榻中的老人苍白、瘦削,处于昏迷中,夫人和从澳大利亚赶回的女儿女婿陪在床边。一段时间以来,他已数次病危。

  这位老人是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曾在歼8等战机研制中作出卓越贡献的叶正大中将。叶正大出身名门,父亲是开国军事家叶挺。1946年叶挺遇难后,已高中毕业的叶正大在周恩来安排下,辗转抵达延安,投身中国革命。

  谢绍明走到床边,颤抖着俯下身,在叶正大耳边大声说:“老同学,我看你来啦!我代表‘4821’的同学们,看你来啦!”叶正大没有反应。谢绍明心中涌上阵阵酸楚。不到一个月前,他来看望过叶正大。“那时我跟他说话,他能听见,睁开眼睛看着我,还掉了眼泪。”

  1948年,党中央决定送21位懂俄文的年轻干部到苏联学习,为新中国建设储备技术人才。21人中大部分是烈士遗孤,也有党的高级干部子女,除了叶正大、谢绍明,还有李鹏、邹家华、叶楚梅(叶剑英之女),以及后来成为叶正大妻子的任岳(任弼石侄女)等。这群老同学在“文革”中被康生定性为“苏修反革命特务集团”,案件代号“4821”。平反后,这个代号却被他们沿用下来,反而成为深厚情谊的见证。

  叶正大在“4821”人缘很好。由于是叶挺长子,他的外号叫“叶老大”。谢绍明长他两岁,将他当做老弟,很是为他自豪。“他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作了很大贡献。”

  1955年,叶正大从莫斯科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证书上写着“取得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优秀成绩”。回国后他被分配到松陵机械厂(现沈阳飞机制造厂),正式加入航空工业战线。在此后18年的飞机设计工作中,他亲自参与设计研究或主持领导了12项型号任务。

  1956年8月,新中国第一个飞机与发动机设计室成立,徐舜寿任主任,叶正大和黄志千任副主任。他们带领着平均年龄仅22岁的团队,开始了我国首型自研飞机——喷气式歼击教练机歼教-1的设计,不到两年时间就造出样机并完成首飞。

  1965年,歼8战斗机的设计工作开始没多久,总设计师黄志千不幸空难牺牲,时任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一设计研究所副所长的叶正大挑起了研制重担。他带队到空、海军多个部队调研,征求各方对歼8飞机总体方案的意见,根据合理的战术技术要求,形成了20多个备选技术方案。研制过程中,团队开展了7000多次高、低速风洞试验,200多项结构、系统、特设试验,20多项飞机空中试验。1969年,歼8飞机01架机首飞。

  “叶老虽然身为军队高级将领,但他本质上还是位科学家,一生心系我国科学发展和科技创新。”与叶正大熟识的科技日报原广东记者站站长左朝胜说。

  1985年,歼8白天型和歼8全天候型飞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7年,歼教-6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叶正大均为获奖人之一,他还荣获“新中国航空科技工业开拓者”称号。1998年,他获何梁何利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年国庆阅兵仪式上,他看到了歼8Ⅱ系列飞机的矫健身姿,激动得不能自已。即使年过八旬,他仍参与了我国首型大型客机C919的方案制定以及后续设计论证工作。

  晚年的叶正大很“潮”。笔记本、iPod、电脑手写板……各种电子产品都用得得心应手。同时,他对航空工业发展的关注丝毫未减。“继歼10以后,航空工业研制的新型战机陆续亮相,令世人瞩目,充分显示我们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方针完全正确。”他曾说,“我们不排外,不拒绝善意的援助和平等互利的技术引进,但不能对外依赖,躺在别人身上求得自己的发展,那是最没有出息的。”

  下午班的医生推门而入,查房换药,谢绍明该离开了。临别前,他对叶正大高喊:“老同学都希望你坚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声音一度失控。叶正大仍不动,心脑电图却出现明显波动。医生说:“他听见了。”谢绍明得到了一丝安慰:“他知道我来了。”晚上7点半,谢绍明在家里得到消息,难过地垂下了头。——叶正大辞世,享年90岁。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十九大代表风采录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老职工、老党员向党说句心里话

  • 热点人物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23年,用心血铸...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里皮:明年3月展示“最强国足”

      随着韩国队4∶1大胜东道主日本队实现卫冕目标,本届东亚四强赛于周末在东京落幕,带着6名U23球员以及众多边缘国脚参赛的国足首战平韩国队、次战输日本队、第三战再平朝鲜队,最终获得季军。

  • 张镇麟带中国“雏鹰”展开翅膀(图)

      莫名其妙地,这次回国打比赛,张镇麟总是觉得“特别紧张”,“因为更多眼睛看着你,能注意到每个细节”,他的父母坐在观众席,光看儿子的跑动姿势都能捕捉到这个18岁男孩的忐忑。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拉祜族小伙子的创业梦

      当拉祜族小伙子张扎发将自己从家乡带来的普洱茶饼冲泡后请室友们品尝时,不绝于耳的赞叹声让他隐约感到,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读书的自己可以为家乡做些什么。

  • 实业家郭培正: 从“卖油郎”到“辣椒王”(图)

      郭培正,1946年生,山东胶州人士。1969年退伍后,他致力于带动乡亲致富。郭培正从一个小小的香油作坊做起,经过近40年的不断努力,开拓创新,将青岛柏兰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成以芝麻、辣椒为主要原料的现代化大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目前,企业资产已达10亿元,员工达320人。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