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柏青:我心中的李白特别“仙”
李白,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派诗人之一,被称为“诗仙”,他藐视权贵的气魄,狂放不羁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才华,千百年来被人们称颂和敬仰。
-
张玉宁恐因伤错过亚洲杯
昨天,正在迪拜集训的中国U23国家队迎来了集训期间的第三场热身赛,最终0比2不敌约旦U23国家队,以1胜1平1负的战绩结束了本次海外拉练,随后球队起程回国。而糟糕的消息是,在训练中张玉宁肌肉拉伤,而且比较严重,很可能要因此错过将在1月9日开幕的U23亚洲杯的比赛了。
少年时听家父苦禅老人说过,齐白石老先生爱油画。一次,他让家父去看油画展,齐老参观完油画展后,在留言簿上题写“若年轻非学油画不可”,可惜历经沧桑巨变,这本留言簿已不知下落了。
几十年后,我忽然在一次旧物拍卖里发现了这件齐翁题字的影印本(左下图)。原文是:“白石山翁素喜此种画,惜不能为。倘年未六十,非学不可。白石谨观题记。”此事源于1928年12月12日至16日胡涂画会在北平举办的油画展,该画会是由当时的油画家梁以俅、王钧初、徐振鹏、尚莫宗组成的,他们的口号是“创造新艺术!直觉所给我们的情绪,我们总希望超拔出来,用很明确、很真实的意象去具体的表现。我们希冀有未来的完美王国;同时我们的感情不使我们逃避这个残酷的世界。”甚而提出“我们要打破一切传统画风和画派”。时年65岁的齐白石参观了这次油画展,之后欣然题写观感,虽然是用留言簿旁仅有的铅笔题写,但大师笔迹一如毛笔风骨,加之内容尤为罕见,就更显其珍贵了,我立即将此刊物请回家中珍存。
民间画家、木雕艺人出身的齐白石,从湖南来到北京,在他心目中,一切好艺术都值得学,“非学不可”——凡诗、书、印及名贤画论与墨迹,都是他的至爱,其态度尽如孔子所云:“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甚至连西方传来的油画也“素喜”,全无门户之见。但他最反对当时陈陈相因的以临摹代替创造的画坛风气,曾有“删去临摹手一双”为证。又曾以治印为例说:“如今治印言必称秦汉,秦汉印人是人,我也是人,为什么我就不能创造自家的治印风格呢?”
他不断地汲取一切艺术营养,是为了不断创造自家的艺术风貌。直到晚年,他还不停地进行“衰年变法”。他晚年的花鸟画册页展出时,几位油画家站在画前叹息不已:“老辣的笔墨已到了‘无法之法’的境界,他这种又古朴又极现代的变形和大形式感,极单纯又极丰富的色彩感,简直是不可思议,把马蒂斯和毕加索叫来也非叫好不可呀!”
由此我更加理解,当年正在北平国立艺专西画系学习的李苦禅,何以在1923年成为了白石大师的第一位弟子。美术史论家李树声认为“苦禅先生希望能够通过学习西画使我们的中国绘画有所发展,但是他最后选择了齐白石老人做他的老师,这本身是他的艺术观念上的变化。”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认为“苦禅先生在悲鸿去法国之前(笔者案:1918年暑假),是接触很多的,他深受悲鸿的影响,要走‘中西结合’的道路。”美术史论家李松在谈到李苦禅拜齐白石为师的时候说:“这也是一个双向的选择。在当时的情况下,他能够看到齐白石艺术那些最有生命力的东西,就是齐白石在中国画的革命性发展上做出来的——他的那些表现、成就,跟苦禅先生他自己的艺术追求是一致的。”齐、李师生之缘的这一致之中,西方绘画传入中国的影响正寓其内,不可忽视。他们那么主动地汲取着当时油画发展的长处,却“润物细无声”地结着中国大写意绘画的新硕果。
中外绘画的结合,我认为,应当是在不失本民族绘画的特质之下,完成一种有机的融合,而非东拼西凑地撮合。撮合的“中外绘画结合”要么接痕俱在,出处昭显,表面功夫而已;要么就如同老北京名牌美味的臭豆腐和外国名牌的咖啡掺和在一个碗里——必然不是个味儿吧?
白石大师素喜油画且跃跃欲试,入于目而存乎心,然其下笔运墨之果,终归是中国的。这份史料的发现,无疑将会对近代美术史研究提供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启示吧。(李燕)
李白,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派诗人之一,被称为“诗仙”,他藐视权贵的气魄,狂放不羁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才华,千百年来被人们称颂和敬仰。
昨天,正在迪拜集训的中国U23国家队迎来了集训期间的第三场热身赛,最终0比2不敌约旦U23国家队,以1胜1平1负的战绩结束了本次海外拉练,随后球队起程回国。而糟糕的消息是,在训练中张玉宁肌肉拉伤,而且比较严重,很可能要因此错过将在1月9日开幕的U23亚洲杯的比赛了。
据香港《大公报》消息,新年伊始,香港企业家、长和系主席李嘉诚表示,预期今年美国加息两至三次,香港地区也会跟随加息。他重申,港人不要炒楼,倘若能够负担得起,自住则无问题。
一瓶瓶颗粒饱满的富硒白胡椒、一捆捆芳香的胡椒根、一摞摞整齐叠放的发货单……1月4日,在位于澄迈县海南生态软件园的澄迈华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里,公司负责人陈大维在仓库认真点货,通过电商平台从各地纷至沓来的订单很快就会发货送达客户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