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凯在查阅鸟类保护的书籍。 王春煜摄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鸟类则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在位于京南的河北衡水湖,有这样一位“鸟类卫士”。凭借18年的观测、鉴定、科研保护,他可以通过声音辨别100多种鸟类,通过照片直接辨别出200多种鸟类,科研成果数次成为衡水湖湿地保护的重要依据。他就是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总工程师李宏凯。
衡水湖于1994年开始稳定蓄水,蓄水之后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鱼虾增多吸引鸟类定居。李宏凯原就职于衡水市林业局,1999年因工作调动来到衡水湖保护区,成为第三批保护区成员,负责保护区湿地、鸟类调查监测和评估。从那时起,李宏凯与华北地区这片湿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保护区刚刚建立,鸟类的监测和鉴定成为首要任务。李宏凯回忆,因为自己是园林专业,刚到衡水湖时,看到种类繁多的鸟类很是头疼,从那时起他就养成了钻研学术书籍的习惯。李宏凯说,“当年保护区各类设备不齐全,为了弄清楚这里的鸟具体属于哪种,一旦看到新类型出现,我们就赶紧到省里请专家过来鉴定。”
从那时起,衡水湖保护区便与河北省、北京市以及国家层面的研究所建立了联系。目前,衡水湖保护区与北师大、中国林科院湿地研究所、河北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展开合作,其中,林科院每年到衡水湖实地考察的次数就在10次以上。
观测的设备从照相机、望远镜到观测拍摄于一体的机器,一应俱全。李宏凯还记得第一次坐上观测鸟类的“伪装船”时的情景,“船身上布满了芦苇,只留一个很小的缝隙。我们能看到鸟,鸟察觉不到我们。”
时间的车轮逐渐向前推进,保护区已建立了十几个年头,李宏凯也在这里工作了18年,从门外汉变成了衡水湖保护区的首席研究员。凭借十几年如一日的观察,目前,衡水湖的鸟类族群也有了明确的数量——17目50科323种,其中35种留鸟、86种夏候鸟、38种冬候鸟、164种旅鸟。
在衡水湖吴公渠大坝一带,李宏凯和同事还发现了有“鸟类大熊猫”之称的青头潜鸭。这里是青头潜鸭度夏育雏的地方,仅衡水湖保护区就有308只,据统计青头潜鸭全球数量不足1000只,属于极危物种。有了如此珍奇物种,外国专家的目光也被吸引过来。2016年,衡水湖保护区与德国专家结缘,德国向衡水湖提供1.1亿元人民币贷款,涉及水管理与水体的生态恢复工程、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等八个方面。李宏凯说,“德国专家站在全球视角下,提出了保护青头潜鸭的看法,并且还提出将衡水湖湿地设为国际湿地保护区的设想,这对于我们很有启发。”
2003年6月衡水湖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衡水市建立了滨湖新区,湿地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每到冬季,李宏凯就到附近的农村和学校义务宣传,号召大家保护湿地、保护鸟类。李宏凯说,“当地村民环保意识还有待增强。村民们都说,过去在湖边打点野味儿,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殊不知,有些所谓‘野味儿’都是国家级保护动物。我们要帮助他们提高这种意识,减少偷捕盗猎的现象发生。”
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吸引了观光旅游的游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减轻船只对鸟类的影响,保护区在湖区的东北角为游船划定了集中管理和行驶的区域。李宏凯表示,“旅游和生态保护是矛盾的统一体,旅游增加收入同时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湿地保护。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初心,为了旅游而又破坏了生态。”
李宏凯一直强调,对鸟类科研保护的兴趣促使他走到了今天。成为专家的李宏凯也成为合作高校的校外导师,帮助培养新生力量。他说:“只有喜欢才会投入精力参与鸟类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符合当代的发展要求,符合时代进程,做这些事情正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李如意 王春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