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周大新:爱和被爱都应该争取(图)

舒晋瑜
2018-05-02 08:13:10

  3

  近年来,儿子和母亲相继去世,周大新既感受到生命的无情,这些生命中特殊的经历,也使他的作品发生了一些变化。“过去是在讲别人的故事,不是切身经历,感受不是特别真切,难免写得轻,没有重量,只是在编故事上用力,很多东西没上升到哲学层面。自己经历到的事情,才有真正深刻的体验,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周大新说,天黑之前,人生最后一段路途的光线会逐渐变暗且越来越暗,自然增加了难走的程度。这就需要一束束光照亮,这种爱之光的光源无外乎三类,一是他人,包括老人的亲人;一是社会,包括政府和慈善组织;还有就是老人自己,每个老人经过一生的历练,在心底都积聚或多或少的爱意。三处源头释放的爱意交汇后,发出一种华彩之光,为人生最后一段路途铺上温暖的底色。这或许能帮助老人们顺利走到生命的终点,再换乘另外的交通工具,无憾地进入另一个世界。“《天黑得很慢》对这种华彩之光有描述,比如陪护员钟笑漾对孤居老人萧成杉的自愿陪护,萧成杉对钟笑漾父爱般的关心,曾经感动了握笔的我,但愿也能感动我的读者们,给迈向老龄化社会的老人心里送去一点暖意。”

  尽管写了40多年,写作经验和技巧都相对成熟,每一部作品的展开,对周大新来说依然是个痛苦的过程。用什么样的叙述视角、叙事节奏、叙述样式,他要求必须和自己以往的作品不同也和别人不同。而一旦确定叙述节奏,还要不断试验。《天黑得很慢》几次开头都放弃了,直到他找到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周大新的做法是选取最熟悉的,最好是有过体验的、令自己心生感动的街景,将其移放在脑子里,掺入生活历练,泼上感情之浆,任其发酵和变化,最后变成一团朦朦胧胧的既似现实街景又像海市蜃楼的图画。之后,再努力用笔将其画在纸上。

  “我拒绝听候消息灵通人士的指引,把街头新闻移植到小说里。那不符合我的创作习惯。之所以写《天黑得很慢》,是因为这种生活我已开始亲身体验,它令我心酸心疼,不写出来身心都不安宁。”周大新说,每个老人最终要遇到的痛苦,他在写作过程中曾犹豫了很久。写,就会触犯众多老人的禁忌,让大家难堪;不写,又觉得不真实不真切。最后,我还是决定写,把老人萧成杉遭遇困境的画面无保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4

  用评论家陈骏涛的话说,周大新是一位“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作家。虽然同在中外经典名著中借鉴,但周大新的写法相对保守。对于那些可能是翻译家润色之后的作品,他始终有一种“防备心理”。“因为你写的是中国题材、中国人物、中国故事,就得从中国的传统中汲取,再和现代的语言交集、交汇。”周大新吸取的是西方文学中对人生,对生命、对人性、对社会的观察,观察的角度和态度,表现社会生活、表现人性的手法。他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无论是《安魂》《曲终人在》还是《天黑得很慢》,周大新的作品中,总流淌着一种淡淡的悲凉和忧伤的情绪。这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关。

  “生命这个过程对人来说是个悲剧,所以我的作品很多是悲剧结尾:那么辛苦地长大、学习、劳动,最后是衰老、死亡——我连我爷爷的名字都不知道,曾祖父、曾高祖埋在哪里都不知道。连最亲的后代都不记得,他们活这一生的意义是什么?我经常追问自己,总觉得有种荒诞感。”周大新觉得,从乌有中来到乌有中去。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他经常追问活着的意义,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写作给已老和将老的人带来一点帮助,给终将变老的人一点提醒。

  周大新的作品中很多人物,如《曲终人在》中的省长欧阳万彤,《天黑得很慢》中的笑漾,都几乎是完美的。周大新不否认自己的一种理想主义情结。他说:“我相信生活中肯定有这样美好的人物。没有我就创造,我确实有理想主义情结,生活中恶的事已经够多了,我想给人们描绘一个美好的画面。”

  这种价值观,周大新说是受到列夫·托尔斯泰的影响。“他主张要爱一切人。世界上每个人活得都不容易,哪怕是坏人,观察他的全部人生,也有怜悯的必要。怜悯也是一种爱。爱和被爱才是我们人活着应该争取的。”

1 2 共2页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蔺凯伊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钟扬: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奋斗的感觉最幸福——记在农村创业寻梦的“80后”黎伟

    “我从骨子里喜欢田园生活,也一直有个梦想,让乡村环境更美,让乡亲们生活更好,于是返乡后经营起农村淘宝服务站,又发起了生态共享农场项目。”黎伟说。怕家人一时难以接受,起初,黎伟是瞒着他们回乡创业的,没想到淘宝服务站经营得风生水起,引来众多媒体关注。妻子在电视上看到黎伟的报道后,才明白为什么他的脸会晒得乌黑,又为什么长期回不了家。

  • 台湾“流浪博士”沪上觅就业(图)

    从台湾中山大学博士毕业已3年,傅及光仍每天“流浪”于台湾4所不同的大学兼职教课,拿着每节700多元新台币的时薪,还要面临寒暑假没有收入,很多福利没办法保障等问题。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