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传统骨子老戏展演第四季将推六部大戏 首演昆曲《阴骂曹》
昆乱不挡 珮瑜有余
戏曲的每一个剧种在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都积聚了一批在其流传地域受到广大观众激赏的剧目,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将这些剧目看作某个剧种艺术的一个符号,称它们为“骨子戏”。昨天下午,位于上海京剧院旧址的上海京剧传习馆内,王珮瑜亲自解读即将于7月8日在中国大戏院开锣的“余脉相传”王珮瑜京剧传统骨子老戏展演第四季的6部戏码,深入浅出、金句频出。
演出前导赏京剧 迪斯尼默片风格
虽有“余脉相传”前三季的《朱砂痣》《南阳关》《审头刺汤》《法场换子》《芦花河》等珠玉在前,但今年的第四季依旧是“瑜老板”遍访名师,将他山之石化作余派古朴韵味的一次汇报。在王珮瑜看来,今天的戏曲观众也许更期待故事好、唱腔优、表演有意味的传统戏,而“余脉相传”愿意将这些因各种原因遗落的沧海明珠重新捡拾,并用最真挚的敬意,使其在当代重焕新生。今年的6出戏分别是7月8日的《朱砂痣》,8月5日的《汾河湾》,9月8日的《搜孤救孤》,10月6日的《击鼓骂曹》,11月3日的《法门寺》,以及12月29日的《大探二》,其中有三出都是她近期的新学剧目。
虽然展演的根在剧场、核心是剧目,但以王珮瑜及其团队的行事风格,在唱戏的同时还要普及京剧。于是,“瑜音社”今年初推出的由萌宠“戏多多”代言的“三分钟京剧小灶”,将会于每场演出前以漫画京剧的形式出现在舞台,短短两三分钟,老迪斯尼默片风格配合锣经,漫画导赏京剧。而通常的演出节目册,此次也将以《台上见》的名字分成上下两册,深度讲解剧目版本、故事源流、人物角色、剧本思想性、表演重难点,服饰、道具、行当、流派、唱腔、唱词典故、梨园轶事等,还包含大量独家剧照、海报、剧本手稿,合计约5万字。
今年学《阴骂曹》明年学《弹词》
1929年兴建的三星舞台见证了京剧的历史,许多名角儿都曾在此登台,而今年的“余脉相传”展演也将以原址重建的中国大戏院为阵地。王珮瑜介绍,“1947年9月8日,孟小冬先生在这里上演了《搜孤救孤》,南北名角汇集观摩,万人空巷。除了那次演出南京路戒严和孟小冬先生在演完半小时后着旗袍登台谢幕的场景不能复刻,演出本身的精妙我们都希望复刻出来。而中国大戏院也一定是一个有灵性的场子,因为祖师爷们都看着呢。”
6出剧目的选择也在王珮瑜京剧界无出其右的口才描画下逐渐清晰。“《硃砂痣》不是余派代表作,却是我自己常演的。《汾河湾》于我而言是首演,余叔岩先生没有留下任何资料,但却是我一直请教的李锡祥先生压箱底的几出戏之一。《击鼓骂曹》我前唱京剧,后接昆曲《阴骂曹》。前几天我专门去苏昆拜访陆永昌先生学习这出戏,当时陆先生拿出了珍藏几十年的手抄本,那上面详细记录了当年向倪传钺先生学习《阴骂曹》的工尺谱和身段细节。陆先生说,今年你先学《阴骂曹》,明年你学《弹词》吧, 就真的昆乱不挡了。200年来常演不衰的《大探二》则将为整个展演收官。”
京剧演员可以拥有另一张名片做传播
作为上海京剧院的门面担当,提携同辈或后辈,王珮瑜不遗余力。展演中的那出全本《法门寺》因行当齐全,拴角儿多,常作为过去戏班的年底封箱戏。此次则是集合了多位上海京剧院的青年艺术家,而“瑜老板”也不放弃任何一次推介合作伙伴的机会。昨天,田慧、李文文、王盾、董洪松等新生代青年演员一并亮相,王珮瑜不仅一一介绍,更对梅派青衣田慧做了特别推介。
在《瑜乐京剧课》导赏品牌之外,王珮瑜团队特别为田慧制作了京剧普及课件——《慧声慧色——浅谈京剧旦角的演唱与表演》,不久前刚刚在上海城建学院完成了首秀。王珮瑜说,“面对边讲边演边唱的田慧,城建学院的男生们疯了。其实每个京剧演员都可以拥有另外的一张名片来做传播。说实话,我有时也会有中年危机,所以马不停蹄往前冲。这次展演的票房特别好,票房对今天的京剧人来说太重要了。我们寂寞了太多年,经历过送票人家都不来的尴尬,而现在就连京剧小白们都愿意花五六百元来看戏,我们怎么能懈怠?”
在展演开幕前,王珮瑜还向柴俊为、傅谨、梁文道等人发出邀请,“上百年来都是台上唱戏、台下评戏,这是天经地义的。我们也一直说台上需要大艺术家,台下需要大鉴赏家,所以我真诚呼唤戏曲评论的回归。”文/本报记者 郭佳
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