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双喜:寻回“失落”的云锦-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周双喜:寻回“失落”的云锦

2018-08-02 08:43:59

南京云锦研究所,还原织纹织造等工艺,以文创融合等走出新路——

寻回“失落”的云锦

  云锦:因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代表了古代丝织物的最高技术水平。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锦工艺艺术之大成,名列中国“四大名锦”之首。新中国成立前,云锦技艺濒临失传。1957年成立的南京云锦研究所,是新中国第一家工艺美术类研究所。2006年,南京云锦研究所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吉祥牌)被评选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

  

  耀眼的金线、五彩的蚕丝、斑斓的孔雀羽毛……在古老的岁月里,云锦被称为“天衣”,是丝绸之路上最光辉灿烂的珍宝,穿越大河与高原,连接亚欧大陆的两端。

  机杼声又响,丝线交错变化,参观选购的人们慕名而来。锦绣的织物穿越时空,再次走向世界。南京云锦研究所的生产车间里,这项传统工艺的转型之路徐徐起航……

  几经起落涅槃重生

  历经沧桑和萧条后,一个项目拯救了整个云锦技艺

  “两眼一抹黑……”这是中国织锦工艺大师周双喜,当年第一次踏进云锦研究所时的感受。

  1973年,这个18岁的小伙子,对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感到迷茫。成立于1957年的南京云锦研究所,最初十多年里的主要任务是搜集云锦纹样画稿,总结创作规律,还原技艺。

  “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云蒸霞蔚、寸锦寸金的云锦,经历了元明清三代烈火烹油般的繁盛,到清末时期逐渐萧条,手工艺人纷纷转行,技艺到了快要消亡的边缘……

  所里把老师傅们挨个请回来,又从破旧库房中找回废弃的织机,招兵买马,建立工厂。一年年的钻研练习,师傅们技艺不断精进,云锦织品也日渐起死回生。

  “我们也曾有过一段‘舒服’日子。”周双喜回忆说,织锦用的金线、银线,都是定额分配,产品也不愁销路。

  改革开放以后,云锦研究所需要更多的依靠市场。为此,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老所长汪印然,经过不懈努力,接到了一个大项目——为定陵博物馆复制明代万历皇帝龙袍袍料。

  为保证质量与工艺,技术人员一遍遍地到地宫里查看原件。“有的还能看出纹路,有的却模糊不清,复制工作充满挑战。”整整五年,周双喜和同事们苦思冥想,仔细钻研,终于复制出400年前的皇家龙袍。服饰专家沈从文先生看后为之惊叹:“选料、织纹、色彩、图案、织造技艺,堪称再现传世稀珍原貌!”

  30万元的项目拨款,令研究所和这项古老的技艺有了喘息机会,研究所建立起工艺基地,修建了织锦陈列馆,更新了制造设备,更锻炼了一支队伍。看着云锦复制品被庄重地保存进博物馆,汪印然深感欣慰:“这个项目,拯救了整个云锦技艺。”

  然而“好日子”并没过多久。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没有其他项目可做,所里就只剩下两台机子、五六个人,技艺又面临着新的传承考验。

  经历几起几落,留下的人都在思考云锦未来的出路。如何让束之高阁的云锦“活”下来?周双喜认为,只有真正推向市场,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注入活力尝试创新

  如果不能“做大做强”,就要“做优做精”

  开始推向市场,周双喜发现,问题来了:云锦制品根本卖不动!

  为啥?首先是贵,动辄数万元,消费者难以承受;其次是慢,木机妆花技艺不能被机器取代,必须使用大花楼机,两人配合完成:拽花工负责提升经线,织手负责织纬、妆金敷彩,两个熟练工忙碌一整天,也只能生产五六厘米。

  离开了“国家包干”,为了生存,所里将目光投向文创产品。当时,人们的消费观念和审美品位正逐渐变化,机器设备制成的领带、围巾、钱包、挂画等产品,不但可以快速生产,而且50元、100元的单价十分“亲民”,成为游客及市民追捧的“畅销品”。

  文创产品的良好销路,让云锦研究所逐渐“回血”。当时,全部销售收入中2/3来自文创产品,一切似乎开始走上正轨……

  但没过多久,就有人看出不太对劲儿。“每次展览时,文创产品销售一空,而云锦中最精华的妆花技艺,倒成了摆设。”周双喜有些发愁,要知道,那才是云锦的根本啊!

  2004年大专毕业后到云锦研究所工作的蔡向阳,正好见证了这一过程。小蔡一边学习妆花技艺,一边心存迷茫:自己小心谨慎、没日没夜,才能织出几厘米;操作机器的同事只需动动手指,大批织品就生产出来了。而且,生产文创产品,收入比他高得多。研究这个“老古董”,还有必要吗?

  同时,周双喜、蔡向阳师徒俩也发现:一些文创产品表现形式单一、题材风格老旧、相互模仿。“不少产品将名人字画做成屏风、挂画等,但这些字画本身并不是为云锦而设计的,色彩不宜把控;还有一些机器织物又细又薄、材质娇贵,不易保存,消费者买回去也只能‘供着’。”

  这些问题,让传承人认识到自身价值所在:如果不能“做大做强”,就要“做优做精”。

  传统技艺走出国门

  讲好云锦故事,拓展多元跨界融合

  身着华服霓裳的“敦煌飞天”从天而降,一幅中西文化融合的画卷徐徐展开。2015年1月,春夏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上,著名时装设计师劳伦斯·许携手南京吉祥云锦亮相。这些用国宝级云锦面料制成的礼服,打破了过去人们对云锦局限于传统服饰的观念。

  “惊艳了全场!”周双喜得意地说。他们将蚕丝、金银、孔雀羽等珍贵材料与锦缎、丝绸、纱罗等工艺结合,打造现代云锦面料;设计师们根据劳伦斯·许提供的作品素描图进行纹样设计、挑花结本,最后再由30年织龄的老织手们织就。从纹样设计、到上机织造、再到最后整理,历经120多道工序。

  同年7月,以云锦织造的方式重现西方经典的巨幅作品《蒙娜丽莎》,在达·芬奇花园刚一露面,就成为米兰世博会“南京周”开幕焦点。这件由云锦研究所26位设计师、4名优秀织造人员耗时6个月完成的作品,饱含技艺创新,再现了原作“无界渐变着色法”的油画技法。这对云锦的表现内容、表现形式是一次重要拓展。

  墙外开花,墙内也香。随着国际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国内高级定制服装、婚纱礼服等云锦服装类产品,也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服饰类的比重不断提高,是继‘文化创意类产品’之后,迈向‘文化创意大产业’的标志。”周双喜说,借此,云锦不仅“活”了下来,还期待能“火”起来。

  与此同时,更要讲好“云锦故事”。走进云锦博物馆一层大厅,这里展示的文创产品多档次、多元化,讲述着一个个“云锦故事”。南京云锦博物馆原馆长张玉英认为,不仅要通过博物馆的展示提升人气,还要在重要场合大胆展示自己。2009年“申遗”成功后,从2013年的亚青会、2014年的青奥会,再到海峡两岸资金峰会等活动,南京云锦作为独具内涵和辨识度的文化礼品,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记者手记

  找准变与不变的平衡点

  老字号的魅力,在于一脉相承的“不变”:从历史中走来,带着神秘的色彩和几代人的匠心;其文化韵味,折射出文化的繁盛与积淀。

  老字号的活力,则又需要不断求“变”:面对社会的发展,多元化的市场催生新的需求,在新技术和新模式面前,不转型不创新就没有活路。

  在变与不变中,老字号品牌如何保存其魅力又焕发新活力,是一个普遍性的考验。

  对于南京云锦研究所来说,过去60年间,它走过了从“国家包干”到自寻市场的转型之路。不断探索的反复曲折中,文创类产品及文创大产业的发展,成了巧妙的平衡点,既不忘初心、保存传统工艺精髓,又捕捉到新市场行情、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

  眼下,老字号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转型的十字路口,下一步往何处去?专业人才哪里来?如何讲好品牌故事,使自己传之更远?还需不断探索。(本报记者 姚雪青)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梁雨桐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这是老马同志,今年200岁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