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汪燮卿:创新是责任也是兴趣

2018-12-01 10:43:51

  1991年催化裂解工业化技术(DCC-I型)通过了中国石化总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鉴定意见认为,催化裂解成套技术开辟了一条用重质原料生产以丙烯为主的轻质烯烃的新途径,有独创性,属当今国际先进水平。该技术已转让到国内众多企业,并通过美国SW工程公司于1994年转让到泰国并建厂,实现了我国炼油成套技术的首次出口。

参加国际会议(图片来源: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不为名利 将荣誉留给他人

  在石油化工领域,DCC技术可谓大名鼎鼎,1991年获中国专利金奖,1992年获中国石化科技进步特等奖,1995年摘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打破了国家这一奖项此前多年空缺,是我国第一个炼油技术出口的项目。

  DCC项目研发获得了成功,作为组织、主持和工业化过程亲身参与者,汪燮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国家发明一等奖的获奖名单里,自始至终主持该项技术研发工作的他却没有把自己的名字列入其中。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第二研究室主任工程师许友好是当年跟汪燮卿一起做DCC工业试验的成员之一,他说:“我最佩服汪先生的是他在科研攻关的时候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到了分配荣誉的时候他却退到了幕后。”

  “胜负成败是第一位的,是非功过是第二位的,首先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把工作做好。”就这样,关于署名的争论最后由他一锤定音,申报获奖人员名单中他坚持不写上自已的名字。

  随着原油价格不断上涨,高酸原油加工存在巨大的经济价值,中国石化将此事放到工作日程上,大家才发现汪燮卿与他的博士研究生早已提出了高酸原油加工技术方案,按照此方案进行工业试验和生产,很快就产生了经济效益,并获得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次同样没有汪燮卿名字。提及此事,他还是笑笑,说“我的想法有用就好”。

  正是这种低调、谦虚的性格,加上带领团队所需要的韧性和坚持,让汪燮卿带领着他的团队攻克了科学技术方面的一个又一个难关。

  DCC项目获得成功后,汪燮卿又根据市场需求,主持开发了一系列的催化裂化新技术,并使其成龙配套。不仅有母技术也有子技术,并不断充实完善,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而被誉为“催化裂化家族技术”。

  2009 年5月,采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DCC专利技术建成的450万吨/年的HOFCC装置,在沙特的拉比格公司投产成功。庞大的HOFCC装置被各国工程技术人员风趣地誉为“丙烯发生器”,显示了DCC工艺技术和催化剂的优异性能。

办公室近影(图片来源: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关注未来 创新是责任也是兴趣

  1996年,63岁的汪燮卿改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1999年,他退居二线,任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在这一时期,汪燮卿仍坚持不懈的继续研发。又指导研制成功了作为氧化催化剂的新型钛硅分子筛-空心纳米钛硅分子筛,实现了工业化应用,使中国石化成为了继意大利埃尼公司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工业化生产钛硅分子筛的大型企业。

  “我认为,创新是责任,创新是兴趣。创新是责任,因为一个人没有责任就没有灵魂。创新是兴趣,一个人没有兴趣就没有灵感。有了灵魂,有了灵感,事情就可以干成了。”汪燮卿说。

  他是一个睿智的人,经常妙语连珠。他指导学生,做科研不要做灯泡,光芒四射却永远照亮不了现象背后的本质。要像激光一样把物体打穿,看清事物背后的本质、把问题彻底解决。

  他善于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他说,“我们都爱吃饺子,热饺子好吃,凉饺子就没那么好吃了,那是因为刚煮出来的饺子里面充满高温时的饱和蒸气压,吃的时候气味儿先飘出来了,自然很香,凉饺子的饱和蒸气压低,气味也不浓,自然不香。”

  如今,已经85岁高龄的汪燮卿依然关注着未来能源行业的发展,他对未来抱着乐观的精神。“要艰苦地工作,艰苦地奋斗,还要有科学的精神。”“在开发新技术时,能源利用效率和排放都要好好考虑,才能够决定这个技术的开发有什么优越性,有什么局限性,看准了,我们才能少走弯路。”(贺迎春 施麟)

1 2 共2页

来源:人民网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时代楷模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五十四·大国工匠洪家光讲...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八桂儿女传:曾光安的“雄心”

    “以前‘中国制造’给人的印象是价格低,质量和售后服务一般。现在要改变这种印象,我们就要向中高端发展,向品牌发展,坚决反对低价竞争。”作为一艘正在破浪前行的巨轮的掌舵人,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曾光安的前进目标非常明确。

  • 台青企业家:希望更多台青把握“一带一路”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将对两岸经济合作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希望更多的台湾青年能够深度参与其中,共享发展机遇。”重庆台协台青会主委、重庆好年代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光志在29日举行的海峡两岸(重庆)青年创业研讨会上表示。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