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青年科学家黄庚华:探月工程献青春 激光领域勤耕耘

2018-12-01 13:27:09

  黄庚华在大口径激光主动光电系统调试现场 张亨伟 摄

  中新网上海12月1日电 题:青年科学家黄庚华:探月工程献青春 激光领域勤耕耘

  作者 郑莹莹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庚华在月球上留了一块印有他名字的电路板,上面写着Designed by Huang Genghua(由黄庚华设计)。

  这块电路板是10多年前他参与中国“嫦娥一号”卫星的有效载荷“激光高度计”所留下的。时间一晃而逝,他已经接连参与了嫦娥一期绕月工程、二期落月工程,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月面取样返回三期工程。

  黄庚华200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清华大学的四年,他说自己其实比较迷茫,不知路在何方,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是一次不到30秒的偶遇。

  那个秋日的下午,他在清华学堂狭窄的木质转角楼梯下,碰到一位和蔼的中国科学院老师,这位老师跟他说,“同学,我们这有国家级的红外物理重点实验室,有兴趣的话可以来读研究生。”这次短短的相遇,让他后来去了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面试,而后走上科研之路。

  黄庚华说自己并非一开始就想做科研,到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一方面是因为有人给他打开了一扇机遇之门,另一方面也要靠自己努力,再加上,这个领域处于发展上升期。

  他还记得,到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第二年,适逢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计划启动,“嫦娥一号”卫星上用于为月球量“身高”的激光高度计得到了先期支持。正是由于这个计划的启动和中国月球及火星等深空科学探测的战略实施,使得黄庚华所在的课题组迈入了“航天俱乐部”的大门。

  2003年的时候,激光高度计的项目开始了。黄庚华形容当时的自己“两眼一抹黑”,“10多年前,空间激光载荷在中国国内确实还是全新的领域,不会有哪本教科书告诉你,新的激光雷达要怎么做。”

  当时的课题组是中国国内激光三维成像遥感技术的开山鼻祖薛永祺领衔的“梦之队”,课题组有两名学生,黄庚华是其中之一,他的任务是负责激光信号探测,“激光打到200公里以外的月球表面后,返回来的信号非常小,我要接收这信号,并且将其探测出来,这个过程就需要反复做很多试验。”

  黄庚华介绍,激光的方向性很好,但打到200公里远的月球表面后,会铺开约为4个足球场面积大小的巨大光斑,返回来的能量更是如百里外的萤火般微不可见。

  “嫦娥一号”的工作持续了3年,在这期间,黄庚华从零开始,自己设计、制作合适的高灵敏光电接收器,自己画电路板,甚至早先自己还焊接原理样机上的元器件,他说,这过程中,虽挑战不断,但最开心的莫过于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刻。

  黄庚华在检查激光干涉测量结果 张亨伟 摄

  探月工程让黄庚华快速成长。“嫦娥一号”时,他还只是其中一个单元的设计人员,到“嫦娥二号”时,他就初步负责较完整的系统,到了“嫦娥三号”,他已成为主任设计师,全面主持着陆阶段的关键单机“激光测距敏感器”的研制工作。

  谈改变,他说,“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的时候,他还可以单枪匹马去解决某个问题,突破了,项目就可以顺利往前走;但“嫦娥三号”及后续的激光对地测高系统越来越复杂,需要依赖各个专业的科研人员合力攻关。

  这几年黄庚华越来越忙,他说,现在科学家已经过了那种“吃不饱”的年代,“以前是没有课题,现在手里有课题、有经费、有团队,设备也很好,这时候就需要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可以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

  激光技术正处于爆发期。黄庚华说,未来如小行星探测等领域,都会有很多激光雷达载荷的需求,同时商业化航天的大门也已经打开。在他看来,未来的技术要瞄准商业航天的需求去改变,以降低成本、缩短周期。

  “除了上天,相关技术未来还可入地、入海,比如把激光雷达技术应用于汽车,或者应用到水下的海底探测,项目市场蛋糕会越来越大”,黄庚华说。他期待,通过这几个方向的发展,未来的激光雷达技术能走出高成本区间,变成更多人用得起的技术。(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时代楷模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五十四·大国工匠洪家光讲...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八桂儿女传:曾光安的“雄心”

    “以前‘中国制造’给人的印象是价格低,质量和售后服务一般。现在要改变这种印象,我们就要向中高端发展,向品牌发展,坚决反对低价竞争。”作为一艘正在破浪前行的巨轮的掌舵人,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曾光安的前进目标非常明确。

  • 台青企业家:希望更多台青把握“一带一路”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将对两岸经济合作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希望更多的台湾青年能够深度参与其中,共享发展机遇。”重庆台协台青会主委、重庆好年代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光志在29日举行的海峡两岸(重庆)青年创业研讨会上表示。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