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宋水仙是地道的水族妇女,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绣的传承人。
2018年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时,全国人大代表宋水仙提出了修建“马尾绣博物馆”的议案。1月23日,马尾绣传承保护展示中心在三都县开馆了!宋水仙仿佛还在梦中一样。
醉心于民族艺术,尽管时代变迁,宋水仙始终坚守马尾绣这一传统工艺,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和马尾绣的相遇”
贵州省黔南州的三都县,是我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这里有幽谷叠翠、秀丽旖旎的自然景致,也有神秘古朴、魅力独具的民族文化。马尾绣就是其中一项传承千年的艺术瑰宝,被誉为刺绣中的“活化石”。
宋水仙六岁就开始跟随母亲学习马尾绣制作技艺。她对自然界中各种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将自然万物和民风民俗等经过想象加工后,反映在马尾绣工艺上。逐渐成为三洞地区小有名气的绣娘。
田间地头的农活虽然繁重,但在劳作之余,宋水仙始终对马尾绣不离不弃,配线、搓马尾、放花、做结等每一道工序,她都要求做到完美无缺,针脚细腻精美,配色和谐美观,图案古朴自然。
“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和马尾绣的相遇。作为一名水族妇女,坚守和传承祖先流传下来的马尾绣手艺,我觉得这是我的人生使命,而这个使命永远不会改变。”宋水仙不忘初心。
宋水仙资料图
“每位水族青年都应主动扛下马尾绣的继承大旗”
随着时代变迁,许多妇女外出打工,技艺荒废了,年轻人甚至完全不会,部分绝技濒临失传,宋水仙曾忧心忡忡。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宋水仙省吃俭用,走村串寨收集民间马尾绣绣品。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她成功收集近万件年代不一、样式各异的马尾绣精品,估价超过150万元。并把自家木楼改建成三都县首家“马尾绣家庭博物馆”,免费展出藏品。在宋水仙看来,“保护发扬优秀文化的前提是让更多的人先认识它”。
“水族马尾绣要紧跟时代,有目的性地针对不同年龄群体制作出他们喜欢的作品,每位水族青年都应主动扛下马尾绣的继承大旗,让马尾绣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更上一层楼。”宋水仙说。
自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来,水族马尾绣重现生机,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保护。
“我要亲手绣出这最好的时代!”
宋水仙一直主张传承要创新思路,让古老的技艺融入生活,跟上时代。
近几年,宋水仙带着她热爱的马尾绣文化,走进了世博会,走出了国门,也让更多水族妇女走稳了指尖上的致富路。
“现在是网络时代,通过我们的网店,都不用出门,就能有客户来购买。”但宋水仙觉得,传承和发展马尾绣,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乡村振兴战略里面提到了需要复合型的人才来建设乡村,年轻的姑娘可以学点马尾绣产品设计、销售、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要做好马尾绣,人才不能缺。”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宋水仙将继续关注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除了扎实的建议,她还和绣娘们花了一年时间,提前准备了三套上会的“新衣”。
“今年还要做一些新的东西去展示马尾绣的美,让我们的马尾绣走得更远。”宋水仙要亲手绣出这最好的时代!